對雲修還處在一種很強的戒心。
雖然劇本上是這樣的臺詞,劇中他們飾演的是感情深厚的好友,甚至劇中的他到現在都想要挽回這份友情……
可是,杜雲修越是演得似乎一直是他真正的好友。
對方的眉宇之間越是溢滿了濃烈的悲哀,卻在他這樣的問話下,彷彿否定著一切的,輕輕的笑著。
彷彿整個人都快要像消失了一樣……
褚風的內心受到的衝撞就越大。
因為,他很清楚,自己根本沒有把雲修當做過真正的好友。
第 11 章
毫無疑問,這樣的狀態自然被導演喊了cut。
雲修飾演的角色連劇務組的人都看得動容。
可是演對手戲的自己,卻只能愣愣的看著對方迅速進入狀態。
雖然想逞強的將臺詞背出來,但是感覺怎麼也找不對,不僅完全找不到那種想要挽回友情的痛心疾首,甚至越來越浮躁。
結果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雲修的內心戲感染力極強,而他完全入不了戲,強行背出臺詞,只顯得刻意、做作、虛情假意。
電影跟電視劇的拍法不一樣。
電影是幾臺攝影機同時進行,可以多角度拍攝畫面,視角非常全面,之後再進行剪輯的時候也很方面。
但是電視劇通常只有一臺攝影機。
如果想要切換視角,就只能辛苦演員了,將這場戲不斷的重複,然後攝影機再在不同的位置進行拍攝。
加上自己NG的次數,以及攝影機變換方位的拍攝。
導演開拍的“Action”已經喊了七次,杜雲修的眼圈也跟著紅了七次!每次一喊“Action”,杜雲修就像第一次般,只消看一眼他的眼睛,那種飽含著複雜情緒的眼睛,就深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那雙線條清晰韻致的眼睛,種種情緒在裡面波動起伏,彷彿是雪後的一泓湖水,又脆弱又讓人移不開眼睛,似乎連靈魂都被吸進去了。
經常有這樣的形容,她的眼睛像會說話。
杜雲修的目光是內斂的,隱忍的,它不會說話,但是卻無聲勝有聲,比任何一雙眼睛都更能打動人。
簡直讓你疼到心窩深處,卻連哼一聲的力氣都沒有了……
只是抬起頭時,已經淚流滿面。
整整七次。
七次都有這樣的效果,明明是一樣的劇情,可是隻要看到杜雲修用那樣的眼神望著褚風,劇務組的人還是覺得心裡難受。
唯獨,褚風。
在強大的壓力下,他不但進入不了角色,內心的慌張和浮躁還漸漸反映到了臉上。
演得完全大失水準。
到最後甚至連先前的感覺都找不到了。
導演特地停了下來給他講戲。
可是沒有用。
褚風的心已經完全亂了。只要一喊Action,他就心驚,對面這個人怎麼還能這麼快進入狀態了,怎麼還能維持在這樣的一個水準。
到了最後,NG的次數實在太多了。
雖然電視劇不比電影,NG多了點沒關係,不會像電影那樣浪費膠片,導致預算緊張。
但是林導也捨不得在這樣“折騰”杜雲修了。
明明不是他的問題,卻陪著演了十多遍。
播出的時候,導演採取了一個偷巧的方法。
所有的鏡頭全部在強調杜雲修,他臉部的每一個變化,每一次透著悲傷氣息的微笑。
以及在聽到褚風那句質問他的話時,那雙美麗的眼睛更是做了特寫,所有的情緒被無限放大……
大結局的收視率果然到達了巔峰!
雲修一直到最後都沒有告訴褚風,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大抵是那時,很多感情,都已經說不清了……
褚風也無法真正下狠手,甚至幫雲修償還了債務。雲修知道是褚風做的,卻沒有說謝謝,而是遠走他鄉,出國了。
上飛機前,什麼都沒說,只是溫柔的笑了笑,託女主角帶了一隻黑色的小紙鶴給褚風……
在電視機前收看的觀眾哭得不行,紙巾用了一堆又一堆,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即使重播時,明明已經知道了劇情,還是一直哭一直哭。
多年後,大部分觀眾仍有這樣的回憶。
那一集的劇情,大部分她們已經記不得了,細節什麼的,更是想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