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2 / 4)

件是有足夠的錢財來享受。

如果在現代,一家幾代人的生活都全靠在地裡刨食,無論是人情客往開支,還是孩子上學,家人生老病死,那點微薄的進帳是嚴重入不敷出的。但,年輕人能在離家近的地方外謀得一份職業,隔山岔五的回家照看家人,特別是農忙時節,播種與收穫,都能幫上一把;老幼婦女則在家守著這份安寧,為漂泊的人撐起一把傘,無論是成功失敗,回到家,依然溫暖!這樣的農戶日子楊子千並不排斥。而現實上,不知道是人的*過於膨脹還是千百年來維繫著親情的血緣的淡漠,年輕人一旦外出,限於各種原因,一年半載,甚至於三五年才回去一趟。廣袤的村野,遍地是空剿老人,留守兒童,田荒地廢,雜草橫生,再不是生機盎然,每到一個這樣的地方,楊子千內心就是一陣感嘆。

想想西宋這些莊戶,並沒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生活,而且要生活得更好,他們付出的,比現代的人更多!想到此,楊子千更覺得自己沒必要去雞腳上刮油,過多過嚴的苛刻他們。只要莊上大體上能聽她的,其餘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又何妨。

深呼吸幾口,夏雨過來請她回去用早飯了。

用完早飯的楊子森拒絕了楊子千讓他回城住客棧的建議,又鑽到自己的住房兼書屋的屋子裡看書習字去了。

三天不寫手生,三天不念口生,看他專注的樣子,真有現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緊迫感。楊子千知道這老三身上也一定背袱了巨大的壓力,勢必想拿下名次!

既然不回城裡,也沒什麼要緊。

讀書人自詡清高,雖然老三性情很好,這些年,無論是河包縣學堂,還是府城的學院,卻不見他主動帶同窗好友回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然他沒有要好的朋友,此時回城除了讀書還是讀書,不若在莊上更好。

一直以來,楊子千認為,閨密也好,知已也罷,不是要胡吃海喝,非得時常串門才是。雪中送炭的朋友比錦上添花來得實在。傷心時,從0到9這幾個數字中,自然而然的拔出11個數字,對方默默的傾聽完,然後,問你,需要借我的肩膀靠嗎?你哭泣時,她不會勸你,只給你抽紙,待你哭夠了,問你,好了嗎?好了,那就好了!對秋試後的楊子森未來的路,楊子千私下裡已給他做了安排,因此,此時的閉關修練,在她看來比走街串巷,呼朋喚友的生活更有必要。

“四姑娘,莊頭在外等侯多時了!”看楊子森回了屋,阿海上前稟報。

“嗯,讓他進來吧。”楊子千看身邊站著的高大兄弟和阿成阿放,覺得這麼站著也不是個事兒,得找點事給他們做,白白浪費了這些人力是可恥的。“阿海,你去伺侯著三少爺”

“是”阿海應聲進了內院。

“四姑娘,小人昨夜裡一一問過了,莊戶們都想籤長約。”見過禮後,莊頭有些不好開口,畢竟,莊戶簽約的少之有少,哪個東家不想要自己的私產,哪怕是長了兩隻腳的人,他們也想要把控,掌握著別人的生死,方能顯示自己的權勢。

“嗯,這樣的話,讓他們晚飯後到這兒來籤吧!”楊子千想了想問道:“最近莊上都忙些什麼?”

按照李家寨子農戶們的規律來說,此時必是大肆勞作,壘土坎種小麥。今早看過,莊戶們顯然是各自成群在忙一些小事,看來,田裡種兩季的事並沒有傳遍西宋各地。

“眼下本是秋種時節,土裡本該種小麥,無奈從三年天干時起,這方圓幾百裡的莊子上,一直是種下去連種子本都收不回來。一年年的,大家都不種了。所以……、”莊頭搖搖頭,東家們倒無所謂,有無那點小麥都是小事,而有些靠地生活的佃戶可就白瞎了,不僅無收成,還得倒貼交租子。“所以,莊上這兩年也沒有種,穀子收了,大家夥兒就自個兒折騰一些小菜瓜果,賣了換點小錢,手上也就能寬裕點!”莊點邊說,邊想著幸好昨天就將這些事說過了。先說是老實本份,被逼問著才說,就是狡辯!

“這樣啊!”三年天干後都沒有收成,只能說是冬旱太嚴重了!是了,昨天轉悠了一圈,一千畝的莊子,沒有一個水塘溝渠,這樣的地理環境,還沒有李家寨子得天獨厚!既然是自家的莊子,就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年年的荒蕪下去。

“高大高二”楊子千想了想轉身喊道。

“小人在!”對這樣的回答,高大兄弟在內心裡是糾結了很久,但夏雨都能以奴婢自稱,自己將屬下改為小人又有何難!

“你們知道寨子裡的那個水塘吧?”楊子千抬頭問道。

“知道!”不僅知道水塘,還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