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3 / 4)

小說:龍爭大唐 作者:夢幻天書

李貞口中套出話來,簡直比登天還難,索性便將話題直接了當地挑了開來,他這麼一開口,原本低眉垂首而坐的房玄齡與長孫無忌立時都來了精神,全都目光炯然地看著李貞,就等著看李貞如何應對了。

嘿,這個老諸同志的臉皮子還真是有夠厚的,這麼敏感的問題居然就這麼明目張膽地問了出來,算你狠!一聽諸遂良問出此言,李貞心裡頭登時便是一陣煩亂這些天來,這個問題李貞已經不知回答了多少次了,每次都是含含糊糊地帶了過去,可那是對一般的朝臣,李貞怎麼說怎麼是,誰也沒膽子揪著李貞問個水落石出的,然則這會兒面對的可是三個老傢伙,原本就不是能隨意糊弄的,更何況這三巨頭還極有可能是奉了老爺子的旨意前來的,這就令李貞不得不小心應付了,萬一不小心踢到了鐵板上,那樂子可就大了去了。

對於高句麗這麼個屁豆點大的王朝,李貞多少算是有些瞭解李貞手下的燕記商號雖行商滿天下,可主要的對外通商路線卻大多是順著絲綢之路蔓延,至於朝鮮半島那一塊卻因著利潤空間不大的緣故,並沒有太多的涉及,每年也就是一、兩支商隊的規模罷了,至於旭日也因著李貞對西域的重視之故,並沒有在北方投入過多的精力,僅僅只是有一個不成規模的情報站罷了,所能收集來的情報自是有限得很,只能是勉強知道個大概罷了。在李貞看來,高句麗、百濟、新羅這麼些小國家鬧騰來,鬧騰去,其實都不過是癬疥之患罷了,壓根兒就算不上甚了不得的大事,只可惜老爺子卻不會這麼看而今四海鹹服,唯有高句麗敢出頭來攪事,這令一向以天可汗自居的李世民勢必無法容忍,再者,李世民心中始終有個念頭在,那就是一雪前隋徵高句麗的失敗之恥,用老爺子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為中國報子弟之仇,再算上李世民老驥伏櫪,尤志在千里的雄心壯志,這幾個方面一相加,就註定了老爺子征伐高句麗乃必然之舉,唯一的問題便是這戰究竟該如何打罷了,可問題是這戰事李貞卻做不得主,甚至該如何打都未必能輪到李貞置啄一,二的。

這仗是無可避免的了,這一條李貞心裡頭有數就老爺子那個老辣的個性,甭管朝臣們怎麼反對,他都一準會用兵無疑,只不過對於李貞來說,如今關鍵的問題是要不要設法勸阻老爺子親征的事兒罷了老爺子一出,按其戰略定式去打這場仗,最終的結果一準是徒耗軍力,卻一無所得,如此一來,大唐之國力有損還是小事,老爺子一旦挫敗而歸,鬧不好整個人都會因此而垮了下來,這一點從李貞前世的歷史便能看得出來,李貞身為人子,自是不想看著自己的父親因為此仗而有所鬱結,只不過一來李貞卻對自己能否說服得了老爺子心存疑慮,再者,一幫子兄弟們都在盼著老爺子親征,從而尋找機會給李貞來個致命一擊,而李貞也有著同樣的想法在,自也打算藉著老爺子不在京師的當口,徹底打垮一幫子野心勃勃的兄弟們,正是因著有這麼個矛盾的心理在,李貞始終也沒下定決心該如此處置此事,此時聽得諸遂良如此直接了當地問出了徵高句麗的事情,還真令李貞一時間不知如何作答才好的,皺著眉頭沉思了良久,這才面色凝重地開口道:此事本宮略有所聞,卻不甚明瞭,懇請諸侍中為本宮詳加分析一番可成?

諸遂良顯然沒想到李貞深思熟慮瞭如此長的時間,竟然就冒出了這麼句話來,臉上的笑容登時就僵住了,瞠目結舌地看著李貞,一時間連話都說不出來了李貞這些天接見了如此多的朝臣,所議的事情不就是征伐高句麗的事兒罷了,這一點滿朝文武誰人不曉,誰人不知,可李貞此時竟然說自己不甚明瞭,這話叫諸遂良如何能信?

殿下,高句麗無端生事,藐視我大唐之天威,依殿下看來,此等蠻荒小國,當伐否?眼瞅著諸遂良吃了憋,長孫無忌眼中精光一閃,沉穩地開口問了一句,算是為諸遂良解了圍。

嘿,長孫老兒還真是會說話,您老都說高句麗藐視我朝天威了,那還不是明擺著要開戰麼,既如此,那還問咱幹啥?李貞心裡頭嘰嘰歪歪著,可臉上卻依舊不動聲色,正容看向長孫無忌,略一欠身道:長孫大人所言甚是,本宮受教了,只是此事重大,須得父皇聖裁,本宮一切聽從父皇之旨意便是。

見李貞回答來回答去,貌似誠懇,卻始終滴水不漏,房玄齡的眉頭登時便皺了起來,長嘆了口氣道:太子殿下,高句麗小寇猖獗無端,自當加以懲戒,然則我大軍方回,若是驟然再次發動,一旦戰事遷延,恐於戰不利,而今聖上力主親征,老臣等力勸不能,特來請殿下出馬,若是殿下能出面自薦,老臣等當死保殿下為帥。

啥?啥?啥?您老這是要將咱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