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3 / 4)

小說:龍爭大唐 作者:夢幻天書

刑部尚書芩文字立馬就站了出來,高聲道:“啟奏陛下,如今在刑部的不僅是劉七其人,尚有一真兇也被我刑部擒拿歸案,此人不單經手了碾莊血案,更是岐州謀刺越王殿下的兇手之一,據其供認,背後尚有主謀之人,其人言稱若得免死詔書,願招出所知,老臣知此事重大,不敢隱瞞,請陛下聖裁。”

完了,徹底完了!聽著芩文字的話,太子李承乾不禁心頭一沉,手腳發軟——芩文字雖沒明說那人是誰,可李承乾卻已猜了出來,一準就是失蹤了許久的紇幹承基,真要是讓紇幹承基咬上一口,他李承乾就算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值此大難將至之際,李承乾再也坐不住了,從前墀前的座位上站了起來,拖著瘸腿走到殿前,躬著身子道:“啟稟父皇,兒臣以為芩尚書所言不妥,此等惡賊為了活命,自是甚話都敢說,若是給了免死詔書,一來遂了賊子的意,二來,也使其有了按某些野心之輩的意胡亂攀咬他人的依靠,此事不可不防。”

李承乾話裡的“野心之輩”雖沒明說是誰,可明擺著就是衝著李泰去的,這一點便是傻子都能聽得出來,李泰本就瞧李承乾不起,此時又是勝卷在握,哪肯受了李承乾的氣,立馬也跳將起來,大步走到御前,同樣一躬身子道:“父皇,兒臣以為太子哥哥所言大謬,螻蟻且偷生,何況人乎,此人既提出免死詔書,想必是貪生怕死之輩,若以免死誘之,定可得其口供,依此必可查出朝中奸佞,實乃以小換大之舉,又有何不可之說。”

“四弟,爾欲亂政乎?須知朝廷自有法度,豈可因奸邪小輩妄開免死詔書之先例,此舉大大不妥。”李承乾端起太子的架子,喝斥了李泰一句,這才轉向李世民,朗聲道:“父皇,兒臣以為似此等奸詐小人就該嚴刑拷問,掬出其背後主使,看是何人指使其攀咬他人,以明正典,兒臣不才,自請其事,望父皇恩准!”

一聽李承乾這話擺明了是要搶主審權,李泰的鼻子險些都氣歪了,可在這大殿之中,卻是發作不得,恨恨地咬了咬牙,怒視了李承乾一眼,這才轉向高高在上的李世民,強自壓住怒氣地道:“父皇,太子哥哥憂心‘國事’之急切,兒臣著實欽佩,不過此事只怕跟太子哥哥有瓜葛,按我大唐律法,太子哥哥得避嫌,兒臣提議,此事便交與刑部總理,定可在數日內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望父皇明斷!”

若說頭前還是各自遮遮掩掩地交著手,李泰此話一出,就算是徹底將遮羞布扯了開來,擺明了說出太子與碾莊血案及刺殺越王李貞有瓜葛,原本還小聲議論著的群臣們立時傻了眼,滿大殿的氣氛陡然間詭異了起來……

支援文學,支援( )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堂風暴(下)

俗話說得好,打人不打臉,可李泰的話卻宛若在李承乾的臉上狠狠地扇了一記響亮的耳光一般,到了這個份上,啥子兄弟情分、朝廷臉面之類的遮羞布全都被這記響亮的耳光給扇沒了,彼此間除了倒下一個再也沒有別的選擇了,滿朝文武儘管早有預感,知道李承乾、李泰哥倆個終究會來場煮豆燃豆萁的,卻沒人想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突然,隨著李泰的話語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李世民的臉上,人人都想從李世民那張古井不波的臉上找出些蛛絲馬跡來,也好決定接下來自個兒該站在哪一邊,只可惜李世民卻宛若沒聽到李泰那句話般,一味沉默著坐在龍椅上,別說表情了,便是眼珠子都不曾轉動一下,令人無從推測老爺子究竟在想些什麼。

憤怒、迷茫、恐懼、焦急交織在一起,這便是李承乾此際心情的完全寫照,當李泰一方將碾莊血案翻將出來之際,李承乾便已知道自個兒處境危險,可畢竟還存有著一絲僥倖的心理,希望能憑藉著太子的身份將主審權扒拉到手中,也好來個瞞天過海,只可惜李泰並沒打算給他這個機會,竟然不顧天家的臉面,當庭便抖出了他與碾莊血案乃是謀刺越王有關的猛料,李承乾的心頓時徹底亂了,渾身上下抖得跟篩糠似的,老半天說不出話來,讓人一眼瞧上去就像是做賊心虛一般無二,滿朝文武到了此時就算不明白真相,心裡頭也都有了成見,一時間嚶嚶嗡嗡的議論聲大作,朝廷簡直亂得跟菜市場一般。

形勢對太子極端不利已是顯而易見的事了,吏部侍郎李安儼算是太子一系中尚能保持鎮定的少數幾個,此時見群臣哄議,而太子竟然沒出面反駁,心知不好,忙站了出來,高聲道:“啟奏陛下,微臣以為魏王殿下之言差矣,如今案未審,實情未明,妄以罪名加諸太子,實乃有亂朝綱,此大不赦之罪耳,微臣儘自位份卑微,卻也不敢不彈劾魏王之無禮,望陛下明斷是非,以安天下之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