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2 / 4)

小說:龍爭大唐 作者:夢幻天書

事情已然心中有數,知道李治與長孫無忌都討了個大沒趣,此時見李治懊喪,心裡也不怎麼好受,不過武媚娘城府深,並沒有就此事多說些什麼,只是靜靜地為李治擦拭著身子,默默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開口道:“郎君,如今安西之大勢已成,越王一系只可引以為援,萬不可再輕動矣,若是逼得三王再次聯手,便是今上也未必能壓得住,郎君切莫意氣用事,須得借力打力,引三王相鬥,郎君方好從中借力,不失帝王之手段也,郎君切記,切記。”

李治為人雖懦弱了些,卻不是傻子,自是聽得出武媚娘此言全是為了自己好,立時感動地將武媚娘擁入了懷中,輕笑著道:“嗯,媚娘之言本宮記住了,來香一個。”話一說完,嘴便湊了過去,一口/含/住了武媚娘胸前的櫻桃,頓時令武媚娘渾身一震,“嚶嚀”一聲,再次陷入了迷亂之中,春風再起,波濤再湧,一時間斗室內再度春光無限美好中……

——

接編輯大大的命令,明日本書也將參與《尋訪骨灰級書友》的活動,第一個問題將在零點之後準時釋出,各位書友敬請關注,兄弟謝了先!

站在讀者立場上採納眾多網民意見,滿足您不同的閱讀需求!( )

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

貞觀十七年的冬天來得極早,九月金秋才剛過,西域的第一場雪便在/十月初一的夜裡落了下來,雪越下越大,風也越來越大,寒冷的北風席捲著鵝毛般的雪花呼嘯著在大漠、草原上盡情地肆虐著,橫掃著,所過之處,萬物冰封,大地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冰雪世界。

瑞雪兆豐年?錯了!這句話對於關內的農耕文明來說,或許能是不變的真理,然則對於塞外的遊牧民族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一場不折不扣的天災——絕大多數初生的牛羊,馬匹根本無法熬過這等早到而又嚴酷的冬季,接踵而來的便是來年春天的饑荒,若是再加上些**,日子便很難熬得下去了,或許戰爭性掠奪將成為各遊牧部落生存的唯一選擇,塞外的大亂就在這冰天雪地裡悄然地醞釀著,發酵著,等待著徹底爆發的那一刻。

雪一下,天氣驟冷倒也就罷了,不過是多穿上幾件袍子的事情,左右都是窩在馬車廂裡,卻也並不覺得有多難過,可麻煩的是路況卻因此而變得極為糟糕,行軍的速度慢下來不說,還顛簸得夠嗆,這令伏葵極端的不滿,只可惜再不滿也沒他提出異議的份兒,畢竟如今的他再也不是于闐國的王子了,隨著于闐國的滅亡,現下他不過是一名階下囚罷了,這一路也只是被押解進大唐京師的行軍而已,雖說尚有馬車可乘,卻斷不是往日裡自家老幼出遊那般隨意可比的,別說只是顛簸了些,便是磕落了牙,也就只能強忍著和血吞了。

長安,滿天下最繁華之地。伏葵不曾去過,卻沒少聽人說起過,那往來的各國商旅每每說起長安城,總是一副迷戀的神情,而出使長安的使者歸來之後,也總是對長安城念念不忘,言語間總為自個兒曾去過長安城而自豪不已,這一切的一切伏葵打小了起便聽得多了,也曾夢裡去過無數回,然則,這回是真兒個要去長安城了,可伏葵的心中卻沒有半點的興奮之意,反倒是空落落的惆悵,因為此時的他只是個倒黴到家的階下囚。

落到如今這般田地究竟該怨誰?不好說,伏葵還真不知道該怨誰才好,是該怨伯父麼?好像說不過去罷,伯父是犯了不少的錯,可他老人家一生都在苦熬,僅僅只是為了于闐國的社稷能繼存下去,哪怕方法上有所偏差,卻也不是責怪他的理由。怨父帥?怕是不能罷,父帥與伯父雖在是否該內附大唐上看法不一致,也曾試圖說服伯父徹底歸唐,可一旦唐軍大舉來攻,父帥還是義無反顧地站到了伯父的一邊,只可惜到了底兒還是沒能擋住兇狠的唐軍。真要怨,看來也就只能怨李貞這個大唐親王了,可伏葵對李貞就是怨不起來,反倒對這位比自己還小上幾個月的大唐親王頗為佩服,哪怕是李貞率眾滅了自己的國家,伏葵也還是對其恨不起來,反卻有種不能與其並肩作戰的失落感。

或許誰都不該怨,要怨就怨命罷!伏葵恍然間似乎有種明悟湧上心頭,然則心頭卻依舊有著濃濃的不甘之意,是的,不甘,伏葵不甘心自己一身所學就此埋沒在平庸而又瑣碎的生活之中,只不過再不甘又能如何?眼下的境遇註定了失落將是必然之事,伏葵渴望改變,卻又不知該從何著手,迷茫、失落、渴望等等情緒交織在一起,令伏葵這一路上始終心潮澎湃,難以靜下心來。

“咳,咳,咳。”馬車一陣猛烈的顛簸之後,驟然停了下來,原本斜靠在馬車廂上打著瞌睡的前于闐國大將軍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