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2 / 4)

小說:龍爭大唐 作者:夢幻天書

經傳開,周邊諸方勢力全都為之震驚,于闐國王伏闍雄驚慌之餘,立時派出使節向周邊勢力求援——最先接到伏闍雄求援的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本欲應允出兵援救,可就在此時,卻突然接到東線吐谷渾大舉增兵兩國邊境之軍報,不敢怠慢,只能下令吐蕃大軍立刻向前線增兵,嚴防吐谷渾之異動,與此同時,向大唐天子李世民發出急信,為于闐國求情,至於原本答應派給於闐國的三萬大軍則僅僅只派出了一名副帥所率領的四千步騎混合軍聊以充數;遠隔大漠的薛延陀、西突厥雖都已收到于闐國的求援信,不過前者置之不理,後者此際正忙於內戰,兩大強國除了道義上支援于闐之外,甚事都沒做;唯一響應于闐的就只有其鄰國疏勒。

疏勒乃是西域之古國,自漢朝時期便與中原政權來往密切,唐立朝之後,也曾多次派遣使節入朝進貢,以求得唐之庇護,試圖依靠大唐之勢力擺脫西突厥的殘暴奴役,而自貞觀十四年唐派侯君集為大將入西域滅高昌之後,西突厥便已轉入勢衰階段,對西域的控制力大降,疏勒乘機得以取得完全獨立的地位,其侍唐之心雖尚恭謙,然態度卻已悄然轉變,待得李貞在安西殺出了片天空之後,疏勒王塔甘答也曾提出內附大唐之請求,然則卻拒絕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漢學,也不同意安西唐軍進駐其國,故此,其所提請之內附被越王李貞所拒,塔甘答時時擔心安西唐軍來攻,此番聽得唐軍大舉出兵于闐,又得龜茲國王那班密信,雖很是畏懼唐軍之強大,但更恐唐軍滅了于闐之後,順勢而攻疏勒,在唇亡齒寒的威脅下,派出其長子赫爾薩為帥,統軍五千前往于闐助防。

于闐本是西域強國,其國共有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豐、西城等七座城池,農業發達,又因地處絲綢之路的要道上,經濟極為發達,人口雖不如龜茲國多,可兵力卻絲毫也不比龜茲國少,舉國之兵共計三萬出頭,其軍隊之編制大體上採用的是唐軍之編制,也是馬步混編,其騎軍類似於西突厥騎兵,而步兵則深受吐蕃之影響,為東方難得一見的重灌步兵,更兼其國乃是印歐人種,人高馬大,步戰能力極為強悍,此番得知唐軍大舉出動之後,舉國兵力全都聚集在了和田城附近,會同吐蕃、疏勒兩國之援兵共計四萬兵力,聯營紮寨準備迎擊李貞所率之一萬三千唐軍。

貞觀十七年六月初九,經過長途跋涉的唐軍沿著漸已水淺的和田河南下,順利穿越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抵達了塔瓦庫勒湖邊,並在此安營紮寨,但卻不曾立刻投入攻擊,而是就此駐紮了下來,與相隔五里的三國聯軍營地形成了對峙之局面,接連數日,雙方除了遊哨之間的小規模廝殺之外,並無大的戰鬥發生,戰事顯得極為平靜,似乎雙方都在等待著什麼似的。

貞觀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午時,火辣辣的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將光與熱慷慨地賜予大地,沙漠中熱浪滾滾,便是連一絲微風也不曾有,攻守雙方都保持著剋制的態度,除了少量的遊騎之外,兩軍都龜縮在各自的營地之中,因著軍隊積聚在此的緣故,原本時常到湖邊、河畔飲水的動物們此時也全都失去了蹤影,大漠上靜悄悄的,不見一絲動靜,突然,一陣鷹鳴打破了這番寧靜,但見一隻鷹隼從北面高速飛過唐軍營地,一路鳴叫著往南邊飛去,片刻之後,在三國聯軍營地上空翱翔盤旋了數圈,緊接著如同發現了獵物一般,似箭矢一般俯衝直下,消失在三國營地的中央。

于闐大營正中的中軍大帳內,于闐王伏闍雄正設宴款待遠道前來支援的疏勒國王子赫爾薩及吐蕃援軍主帥布聶婆,帳中歌舞昇平,再加上數個巨大的冰盆子鎮住了酷暑,賓主相互吹捧間,倒也其樂融融,絲毫不見大戰將臨的那等緊張氣息,正觥杯交錯間,卻見一名軍士手持著一張團成一卷的布帛從帳外急奔而入,一見到伏闍雄,立馬單膝點地,高聲稟報道:“陛下,龜茲王急件到!”

“哦?快,快遞上來!”本正端著酒樽勸酒的伏闍雄忙不迭地將手中的酒樽放下,一迭聲地高叫了起來,那名軍士忙跪行了數步,將布帛呈上,緊接著磕了個頭,悄然退出了中軍大帳。

伏闍雄根本沒理會那名軍士的行禮,一把接過卷著的布帛,隨手拿起桌上用來切肉的刀子,一刀將封在布帛上的火漆切斷,將布帛展了開來,心情激動之餘,便是連手都止不住地顫抖了起來,不過,等他看完信之後,激動不見了,倒是憤怒之情卻溢了出來,氣惱之餘,情不自禁地猛拍了下桌子,將手中的布帛往桌上一擲,氣鼓鼓地站將起來,一副將擇人而噬的樣子。

“陛下,究竟出了何事?”疏勒國王子赫爾薩到底年輕,不如布聶婆那般沉得住氣,見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