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武的箭法在安西唐軍中絕對是第一號的人物,便是李貞也無法在箭法上與其相提並論,但見羽箭如同流星劃過天際一般呼嘯著劃破空間,轉瞬間便已射到了白蘇亞赫的背心處,白蘇亞赫但覺背心處一疼,還沒等他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一陣黑暗襲來,人已翻身落馬,被後頭潰散而來的亂馬一陣好踩,可憐他一個龜茲國的大將軍竟然就這麼著慘死於馬蹄的踐踏之下。
白蘇亞赫既死,本就被唐軍殺得力不能支的龜茲軍再也無力抵抗了,死的死,逃的逃,逃不了的就跪地求饒,整個戰場上除了零星的抵抗之外,很快便平靜了下來,遠道來襲的四千唐軍騎兵以不到兩百的傷亡擊潰了白蘇亞赫所部的四千五百騎兵,取得了擊殺龜茲國大將軍白蘇亞赫,斬敵千餘,生擒近兩千之大捷,算得上一場大勝。
勝利自是是件大喜事,即便安西唐軍早已習慣了各種各樣的勝利,然則能如此如此乾淨利落地擊潰白蘇亞赫所部,卻也很是激動人心的,這不,整個城守府裡歡聲一片,無論是官還是兵,全都興致勃勃地議論著,歡呼著,可身為沙雅城守將的賀大才的臉上不單沒甚喜色,反倒是露出了濃濃的憂慮,無他,陳武剛對他宣佈了李貞的密令——兩軍合一,由陳武為主將,賀大才為副將,限時一個月,拿下龜茲全境。
賀大才聽完了將令,沉默了好一陣子,這才苦笑著說道:“陳統領,殿下未歸,就憑貴我兩部這五千人馬如何能破得龜茲王城?劉將軍那頭可否出兵相助?”賀大才之言語間帶著濃濃的疑惑之情,無他,龜茲國原本有兵三萬餘眾,先前托克薩一戰之後,折損了萬餘人馬,此後雖經幾次增補,卻也僅僅達到兩萬五千兵馬,今日一戰,又折了四千五百兵力,然則,怎麼算也還有兩萬出頭,雖說其兵馬分散於諸城,可其王城最少也有一萬守軍,雖說戰鬥力差了些,可就憑陳、賀兩部五千餘兵力要想拿下其王城,難度也太高了一些,更何況這一路上還得經過漆城、維澄城兩座小城,就目下的兵力,光是打下這兩座小城也已經很勉強了,也怪不得賀大才信心不足了罷。
“賀將軍不必多言,殿下自有安排,限爾部即刻做好出兵準備,明日一早,全軍開拔,直取敵軍王城!”陳武並沒有多做解釋,只是冷然下達了命令。
事已至此,賀大才儘管心中疑惑重重,卻也不敢再多問,只能是躬身領命,可心裡頭卻滿是憂慮與不安……
更多新章節請到( )
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
貞觀十七年七月四日,大唐主力軍回援沙雅城,一戰全殲白蘇亞赫所部,並於次日不戰而入漆城,與此同時,原本部署在蒲昌一線的唐軍劉七所部也開始調動兵馬,大有與回援之唐軍主力前後夾擊龜茲國之勢,訊息一經傳來,龜茲國內登時一片大亂,王廷上下人心惶惶,龜茲王那班急召群臣入宮議事。
“一群混帳東西,往日裡不是都很能說麼,怎麼?都啞巴啦,寡人養著爾等一班廢物作甚,說!此事該如何了結?”事態緊急,滿殿大臣此時全都亂了陣腳,竟無人敢出言進諫,令那班氣得鼻子都歪了,暴跳如雷地在大殿上發著脾氣,可他越是如此,群臣們反倒更加不敢隨便開口,全都低頭頷首地噤若寒蟬,滿大殿裡一派詭異的死氣。
“那利,爾說,如今該如何是好?”眼瞅著大傢伙都在那兒裝啞巴,那班氣急之下,直接了當地點了國相的名。
見那班點到了自己的名,那利無奈之餘,也只能匆忙出了列,躬著身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如今唐軍主力既已回返,于闐、疏勒必無幸理也,其勢大難敵,戰恐不利,不若求和,以保我社稷。”
“陛下,首相大人所言甚是,唐軍不可力敵,若是硬扛,于闐、疏勒即是前車之鑑,當以和為上策。”
“陛下,首相大人言之有理,望陛下速作決斷。”
“陛下,戰不利當和,首相大人此言乃謀國之道也。”
……
那利乃是首相,在朝中威望頗高,他這一聲求和一出,滿大殿的文官們全都冒了出來,一時間滿大殿皆是附和之聲。
那班並非毫無主見的昏君,哪會不曉得戰不利的道理,可他心裡頭卻很清楚:如今唐軍擺出的這個架勢,根本就是滅國之戰的樣子,哪可能給龜茲國以求和的可能性,眼瞅著一幫子大臣們未戰先怯,心中更是惱火萬分,猛跺了下腳道:“夠了!一群廢物!那利,爾既是要和,該如何個和法,嗯?將寡人捆了去和麼?”
那班這話說得極重,那利頓時嚇得一頭跪倒在地,磕頭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