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患,只要能將內政做好,那就是留名青史的榮耀,可以說這是李貞種樹,卻由著後任去摘桃子的事兒,偏生那桃子還是那等特大號的蟠桃,這就由不得柴哲威不心動萬分了,畢竟這世上沒有誰不想流芳百世的,可柴哲威也有些子擔心,不單是擔心無法掌控安西政局,更擔心的是就此捲入皇子們那愈演愈烈的奪嫡之爭中去——暗中對李貞表示忠心與站出來為李貞搖旗吶喊那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眼下的柴哲威尚未做好這等心理準備,該如何抉擇自是有些子犯難了。
這道選擇題有些難度,李貞自是清楚得很,畢竟柴哲威如今已是國公,就爵位本身來說,已經是頂破了天了,再無往上封的可能性,事情做得再好,頂多也就是多封些實封、升升官罷了,那些玩藝兒對於出身高貴的柴哲威來說,幾無太大的誘惑力,唯一能吸引柴哲威的也就是留名青史這麼一條,可真要想留名青史,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單要做許多實際的工作,還得防備著朝中隨時可能射來的暗箭,其間的艱辛李貞可是深有體會的,是故,儘管李貞很希望柴哲威能接受自己的提議,但卻並沒有出言催促柴哲威的決斷,甚至不曾給其施加任何的壓力,只是默默地端坐在一旁,等待著柴哲威做出最後的選擇。
“蒙殿下不棄,下官願勉力為之。”柴哲威沉默了良久之後,長出了口氣,霍然而起,對著李貞一躬身,恭敬地應答道。
“好,安西能得表哥主持大局,本王無憂矣!”李貞見柴哲威終於做出了選擇,心情自也振奮得很,一起身,扶住柴哲威的手臂,使勁地搖了搖,這才提高了聲調道:“鷹大,將諸位將軍都請進來。”
“是。”把守在書房門外的鷹大恭敬地應答了一聲,大步走向等候在不遠處的諸將走了過去,一擺手道:“各位,殿下有請。”陳武等人早已等候了多時了,此時一聽李貞有請,忙不迭地各自整了整身上的衣衫,按品級之高低,排著隊走進了書房之中。
“末將等參見殿下。”一起子將領們走進了書房,齊刷刷地向李貞行禮參見,然則卻無人向柴哲威眼,就更別說向柴哲威這個副都督請安了,這也難怪,在諸將心目中就只有李貞這麼位主帥,至於柴哲威麼,也就是個花瓶之類的擺設罷了,大傢伙都不怎麼將其放在眼中,即便是跟柴哲威私交甚好的劉七在公眾場合上也不會對柴哲威表示出絲毫的支援。
“怎麼?各位都沒瞧見柴都督麼,嗯?”諸將們的心思李貞自是心中有數,若是往日,諸將們對柴哲威視若無睹之舉動,李貞一點都不會在意,只不過而今勢易時移,眼下即便李貞心中對諸將的忠心很是滿意,可既然打算用柴哲威,那該給柴哲威的體面自然就不能少了,否則的話,本來就威望不足的柴哲威別說掌控安西了,只怕立足都是件難事,當然了,安西文武百官泰半是越王府出身之人,李貞也不怕柴哲威敢揹著自己胡來,這會兒假作生氣狀地一哼,諸將立時全都愣住了,好一陣發愣之後,這才紛紛忙不迭地給柴哲威見禮,只不過聲音呆板不說,還參次不齊地,煞無敬意可言。
這幫臭小子!李貞一聽一起子大將們那有氣無力的見禮聲,心中暗自罵了一句,可也懶得再就此事多說些什麼,待得諸將亂哄哄的見禮一畢,李貞面色一肅,環視了一下手下眾將,沉著聲道:“本王今日召爾等前來,是有一事要相告:本王已接到父皇旨意,不日即將進京,今日就算是臨別聚會罷。”
諸將都或多或少聽到了傳聞,心裡頭早都有了思想準備,可聽李貞親口宣佈出來,卻都還是忍不住傷感萬分,一時間滿書房的大將們全都默然了,半晌無人發言,傷感之意在書房裡飄來蕩去,令人很有種落淚的衝動。
“殿下,末將請求與殿下一併回京。”到了末了,諸將中官職最高的陳武率先打破了沉默,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道。
“殿下,就帶上我等同行吧。”
“殿下,末將誓死追隨殿下。”
“末將不願為官,請殿下恩准末將回親衛隊,當個隊正也成。”
……
陳武這麼一帶頭,董千里、劉旋風等諸將自是不甘落後,全都跟著叫了起來,尤其是鷹七等從鷹組出來的高手們,更是嚷得響亮,即便是阿史那瑟羅這麼個地位尷尬的將領也跟著附和了幾句,一時間滿書房裡亂糟糟地吵成了一團。
若是可能,李貞倒是真想將這一撥親手訓練出來的能征善戰之將領們全都帶回京去,只可惜李貞不能,不單是安西離不開這些驍勇之將的鎮守,更因著顧忌到李世民的想法——李世民當年可是在秦王府裡養了一大批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