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三百出頭,可其中高手無數,而從右邊衝出的則是“燕記商號”的人馬,這些人全都是護衛商隊走南闖北的人物,個個勇悍異常,人數更是多達近千,兩下里一夾擊,又豈是軍心已亂的魏王府人馬所能抵擋得了的,拼死動反擊的陸庭堅與程嘯鳴兩部人馬剛一照面,便已被殺得丟盔卸甲,不得不狼狽地退回到了大道上,還沒等陸、程二人穩住陣腳,阿史那坎寧的騎兵卻又殺到了,這一衝擊之下,群龍無的魏王府兵馬徹底地崩盤了,被東宮一系的三路夾攻打得大敗虧輸——陸庭堅戰死,程嘯鳴被雁大生擒,餘者死的死,逃得逃,腿腳慢的就只能乖乖地當了俘虜,整個戰事不到半個時辰便以魏王府全軍覆滅而到了尾聲,唯有萬重山與鐵大還在激戰之中。
“老匹夫,老子跟你拼了!”萬重山本身的武藝就比鐵大要稍差了一線,此時又是處在心慌意亂之下,久戰之後,已漸漸被鐵大壓制住了,劍法已施展不開,眼瞅著敗亡將成定局,大急之下,起了狠來,也不管鐵大的劍已臨身,大吼了一聲,不避不讓地和身撲了上去,手中的長劍一探,如毒蛇一般地刺向了鐵大的胸膛,打算臨死也要拖鐵大墊背。
“來得好!”鐵大早已掌控了戰局,又豈會怕萬重山的情急拼命,面對著萬重山的垂死掙扎,冷笑了一聲,身形一閃,讓過了來劍,順勢一擰手臂,手中的長劍已如閃電一般從萬重山的咽喉間一掠而過,帶起了一道血箭。
“我,我……”萬重山一劍走空,突覺喉頭一疼,情不自禁地拿手一捂,這才現喉頭已破,血水如同湧泉一般吱吱噴了出來,心中登時便是一黯,手中的寶劍無力地落了地,艱難地開口想要再說些什麼,只是力氣的流逝卻令其再也無法將話說完了,魁梧的身子不甘地搖晃了幾下,直挺挺地栽倒在地,已是命歸黃泉了。
“唉,一步錯,步步錯,可惜了一條好漢子。”面對著萬重山的死,鐵大並沒有多少立功的喜悅,而是搖頭嘆息了一聲,拖著腳向已在打掃戰場的己方大隊行了過去……
萬重山一死,其所部就算是全軍覆滅了,但這卻並不意味著京師的動亂就此結束,實際上,恰恰相反,真正的好戲才剛上場,說穿了理由也很簡單,萬重山所部在伏葵的計劃中本就是枚棄子,其唯一的作用便是用來吸引有心人的注意罷了,就在萬重山所部遭到攻擊的同時,伏葵已經率著真正的主力踏上了征程。
伏葵所部兵馬並沒有藏身於小李莊、王莊等暴露在明面上的地盤中,而是躲在了吏部侍郎崔仁師的一處莊園裡,兵力也並不算多,攏共也就是三千之數,可卻全都是伏葵精心訓練了兩年多的王府衛隊以及一部分精銳暗兵,其戰鬥力在伏葵看來,比起當年他所帶過的黑狼軍還要強上三分,有這麼一撥兵馬在手,伏葵壓根兒就不懼把守大明宮的那萬餘不值一提的羽林軍,再者,此時夜宴正酣,宮衛守備正是最鬆懈之際,更遑論伏葵在宮門處尚有諸多的佈置,很顯然,伏葵有著絕對的信心能殺進宮去,甚或一舉拿住大唐君臣也不在話下,故此,這才剛一接到萬重山所部遇襲的訊息,伏葵毫不猶豫地便率所部兵馬向大明宮方向掩殺了過去,數千匹戰馬奔騰如雷間,殺氣直衝九霄雲外。
戌時七刻,持續了近兩刻鐘的焰火總算是放完了,但見瑰麗的禮花在空中最後一亮,終於慢慢地黯淡了下來,恢復了夜空黑沉沉的本色,可承天門前一眾人等卻依舊沉浸在先前的震撼之中,竟無一人出言,全都呆愣愣地看著空中,哪怕是半躺在胡床上的一代大帝李世民也不例外。就在這滿場的寂靜中,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卻由遠而近地響了起來,登時便令滿場文武大感愕然——大唐文武皆是經歷過戰陣的人物,哪會聽不出這等響動正是大批騎兵動衝鋒時的節奏,這裡可是大明宮,《唐律》中有著明文規定,宮廷範圍內三里不許縱馬狂奔,此等時節竟然跑出如此多的兵馬來,其用心不言自明,一準就是衝著夜宴來的,而此際因著夜宴的緣故,宮門根本龍無敵無法順利關上,一眾文武又皆是赤手空拳,又怎由得大傢伙不心驚肉跳的。
“父皇,情況不對,您趕緊進宮先避避。”
“不好,有賊子造亂,父皇,您快下令關宮門罷。”
“來人,快,護駕,護駕!”
……
因著地勢的緣故,廣場上的百官壓根兒就看不清山腳下的動靜,驚惶歸驚惶,卻不至於到失措的地步,倒是茫然的成分居多,可城門樓上的一眾人等卻能瞅見一條火龍正高向著大明宮衝將來,那就不是驚惶了,而是惶恐,諸王或真或假地全都驚呼地站了起來,場面一時為之大亂,倒是躺在胡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