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在承天門外的群臣們大步走去……
收錄的所有作品均由熱心網友免費上傳分享!( )
第五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六)
亥時正牌,天色已經不早了,長安城中絕大多數的百姓此時都已進入了夢鄉,然則一代大帝李世民卻尚未歇息,兀自在甘露殿的書房裡,與今夜當值的宰相長孫無忌商議著事情——後日一早便是大朝之時了,可對於該不該準了兵部侍郎張亮的摺子卻始終不曾定下來,儘管就著此事李世民已經跟四大宰相溝透過了多次,可卻始終不能達成一致的意見,至於李世民本人也尚在猶豫之中。
沒錯,李貞是立下了不少的奇功,其本人之心也算是忠正,然則自古以來天無二日,人無二主,兩強不可並存,此為天理,身為帝王又豈能容得有人在旁鼾聲如雷?當然了,李世民並不打算廢除李貞這麼個合格的太子,可卻也絕不情願看到李貞的勢力太過龐大,尤其是最犯忌的軍權更是重中之重,於公於私來說,李世民都要採取行動來削弱李貞對西域唐軍的控制能力,然則,該不該在此時動手,如何動手卻是李世民難以決斷的關鍵之所在。
張亮其人的政治立場李世民自是心中有數的,又哪會不清楚張亮整出這麼份摺子來,其居心只怕不正的成分居多,不過麼,假若真按這份摺子去辦理的話,確實能斬掉李貞一臂,問題是面對此局,就李貞那個性究竟會如何反應李世民卻是不敢保證了——太子乃是國本,自貞觀以來都已經換了兩個太子了,前兩個是不屑的貨色,難得有李貞這麼個軍政皆能的接班人冒將出來,李世民實不願再有換太子的事情發生,正是因著這等矛盾的心理在,才令李世民始終無法下定最後的決心。今夜之所以找長孫無忌前來私議,本就是為了能下個決斷,卻沒想到往日裡在私下場合中無話不可說的長孫無忌竟只是一味地唯唯諾諾,或是顧左右而言其他,壓根兒就不肯就事論事,這令李世民分外的惱火,卻又無可奈何,剛想著揮退長孫無忌之時,卻見內侍監柳東河急匆匆地走了進來,李世民的臉登時便拉了下來,雖沒開口發問,可一股子肅殺之氣卻由此陡然而起。
內侍監柳東河乃是靈醒之輩,自是看出了李世民此際正自心情不佳,哪敢怠慢,緊走了數步,搶上前去,恭敬地稟報道:“啟奏陛下,諸侍中在宮門處遞牌子請見,說是有關張亮謀逆一事要面聖,請陛下明示。”
“什麼?”一聽柳東河的話,李世民心裡頭登時便“咯噔”了一下,豁然而起,眼中精光閃爍不已,目光炯然地看著柳東河。
“陛下,此乃諸侍中所言,奴婢並不清楚詳情。”柳東河身為內侍監,訊息自是靈通得很,雖不清楚張亮謀逆案究竟是怎麼回事,可隱約猜到只怕與張亮所上的那份表功奏本脫不開關係,不過麼,茲體事大,柳東河哪敢胡言,只得將事情推脫到了前來求見的諸遂良頭上。
“快宣!”李世民愣了一下,這才回過了神來,煩躁地揮了下手,不耐地吩咐了一句。
“是,奴婢遵旨。”柳東河緊趕著應了諾,急匆匆地便退出了書房,一路小跑地向著承天門趕了去。
“微臣參見陛下。”諸遂良來得很快,一見到高坐在上首的李世民,便忙不迭地搶上前去,恭敬地給李世民請安見禮。
“免了。”李世民此時正心情煩躁得緊,哪耐煩那些個虛禮,不待諸遂良禮畢,便即揮了下手,語氣略帶急促地問道:“究竟出了何事,說!”
這是場大渾水,若是可能的話,諸遂良壓根兒就不想趟將進來,可惜一時不甚,就因著吃了程咬金一場酒,可憐的老諸同志就成了圈中之人,畢竟這是太子殿下給的差使,不來又不行,這會兒儘管心裡頭歪膩的夠嗆,可老爺子既然發了問,諸遂良也只好應著頭皮回道:“啟奏陛下,事情是這樣的,今日程知節、程大將軍宴請眾官,微臣也在被請之列,於酒半之際……”諸遂良絮絮叨叨地將自個兒所見所聞詳詳細細地述說了一番,基本屬實,然則言語間卻隱瞞了自己在其中裝糊塗的戲碼,只推說事情一發,太子殿下便讓他來進宮稟報詳情了。
“混帳行子!”李世民一生都在傾軋與陰謀中度過,一聽諸遂良說了個開頭,便已知後頭所發生之事,自是清楚這場大戲的背後一準有著李貞的身影在,心頭登時怒極,不由地猛拍了下桌子,破口便咒罵了一句。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諸遂良壓根兒就沒聽出李世民這一罵究竟是在罵誰,可眼瞅著龍顏大怒,登時便有些個吃不住勁了,慌忙出言勸解一番。
“哼!”李世民重重地哼了一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