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被扶著出去找羅桑。
等阿奴點完珠寶,帳篷裡只有納達巖,聽說兩人要結拜,阿奴也覺得不錯:“他們都沒什麼朋友。”
帳篷的簾子被掀開,一個小男孩探頭探腦:“阿佳,阿佳(姐姐),仙女在哪裡?”納達巖走過去往外一看,外面一地都是孩子,七嘴八舌:
“丁青桑瑪,丁青桑瑪,仙女”
“不對,是仙女的女兒。”
“那也是仙女。。”
“她漂亮嗎?”
“有幾個頭?”
“有翅膀嗎?”
“沒有。”
“會飛嗎?”
“寺裡的壁畫上,仙女有八條腿。”
“笨蛋,那是魔母。”
阿奴聽得快崩潰,抓著納達巖的衣服塞耳朵,納達巖問清楚後,哭笑不得。外面被圍了一圈,孩子們不敢進來,阿奴也不敢出去。
直到大人們趕來,驅散了孩子,阿奴已經疲憊的睡著了。
註解
1。煨桑節:煨桑在藏語中是燔祭戰神的意思,為古代藏族部落一年一度的重大慶典。
“桑”是藏語“祭禮煙火”的意思。它是一種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這種藏俗的產生可以溯源到原始時代。最初是藏族男子在出徵或狩獵回來時,部族中的話長,老年人以及婦女、兒童在寨子外面的郊野,燃上一堆柏樹椏枝和香草,並不斷向出征者身上灑水,用煙和水驅除因戰爭或其他原因沾染上的各種汙穢之氣。發展到後來,就與藏族紛紜戰火的戰爭聯絡起來,就以“桑”來燔祭戰神,祈禱部落平安,戰爭勝利。直到公元七世紀之後,煨桑儀式與佛教結合,規模更大,盛行更普遍,在原始宗教、本教、佛教的多層文化催化之下,形成了世界獨一無二的祭祀節日——煨桑節。
2.情歌是倉央嘉措的,他還沒有出世呢,厚顏借用一下,要是歷史改變,他就不用做活佛,會不會幸福一點?
3。冰雹喇嘛:冰雹是江孜農民的大害,藏族人相信冰雹是“神魔”的箭,是用來懲罰人類的。西藏的諸多“神靈”都有釋放冰雹的本領,最厲害的是雪山神,他們被稱為冰雹王。西藏有十八個冰雹王,總領頭是年青唐古拉雪山神。傳說蓮花生大師在馴服了念青唐古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