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是每個人損傷的賠付率,當然沈家三人最貴,若是劉仲,則二十倍賠償。甲方是沈家,特地標出每個人的人名,乙方是阿奴。
阿奴指著後面的備註:“如果甲方人員不聽排程擅自行動而導致受傷或者死亡,乙方不用負責。”
沈謙一滯,想起十二說的,劉仲正是自己跑去偷吃才碰上殺雲丹的人,他又指另外一條:“乙方必須保證甲方人員的基本生活,不得虐待。。。。。。”
虐待?阿奴火了:“我哪虐待他們了?”她轉頭對沈家人問道:“我虐待你們了麼?”
除了沈青娘有些心眼外,沈家人基本都算是老實人,沈嘉木又對沈謙有氣,當下都搖頭,齊聲道:“沒有。”
這幫人反了,沈謙覺得自己找罪受,他忍著氣說道:“要不是阿仲沒吃飽,他怎麼會受傷?”
阿奴‘撲哧‘一聲笑出來,劉仲滿臉黑線,人家吐蕃人注意力都在他如何英勇救人上,怎麼舅舅就知道他偷吃東西。
阿奴笑著指著另外一備註:“乙方必須提供正常的,可食用的食物,後面還特地說明甲方吃什麼,乙方就吃什麼,可沒說不可提供吃不慣的食物。現在你問問阿仲,酥油茶他喜歡喝不?”
沈謙忍氣吞聲,自己欠考慮,忘記了漢人跟吐蕃人飲食習慣差太多。他又找出一條:“乙方必須提供基本的生活件。”
他看看屋子,床也木有,蚊帳也木有,衣服居然是獸皮。。。。。。嘿嘿,阿仲的鞋子居然是木頭做的。
沈青娘嘆氣搖頭,她看出來了,沈謙是卯著勁賭氣來的,大概是看見阿奴將他們帶到這種荒僻的地方,還有阿仲受了重傷破相。可是,這個實在不能怪阿奴。
阿奴從角落裡拖出一雙新的木頭鞋:“你自己寫的,基本基本,何謂基本?滿足最低生活要求就是基本,餓不著凍不著就是基本。這種筒靴叫‘裡木’,是用一種瑞香樹纖維編織的,結實耐穿,這裡的獵人一輩子只要四雙就夠了,阿仲有兩雙,阿仲身上的衣服都是用最好熊皮做的,他們吃的東西也是最好的。來的第一年發大水,僅剩的一點雞爪谷都被他們吃了。”拉拔這幫人容易麼?說起來阿奴都覺得自己很心酸。
見沈謙不依不饒,沈家人面有愧色,確實人家有什麼好處都是先緊著他們,就是打獵,最好的一塊肉都是先送過來。況且那時候在洛隆,羅桑家人把他們照顧的很好,是劉仲和十二硬要跟來的。眾人看向沈謙的眼神都有點埋怨。
沈謙才發現這份契約處處是陷阱,臉上青白交錯。新漢富庶,他是世家子弟公子哥兒,來自江浙,之前在天府之國生活,都是富得流油的地方,窮人生活只是略知一二,還真沒體驗過,更何況茹毛飲血。那時阿奴帶著一家子的人,個個彬彬有禮,衣服穿的整整齊齊,滿身異族風味又不帶半點蠻野之氣。哪裡想得到這群人根本是披著文明外衣的野人。
見這人刁難阿奴,阿羅和阿都不幹了,跑到他們的地盤上找妹妹麻煩,嫌命長麼?他們才不管這人是誰的舅舅,就是他自個的舅舅都得聽他們的。阿羅打了個尖利的唿哨,‘呼啦啦’來了一大幫的壯漢,個個臉色不善。
看見平日裡純樸的人都擺出一副凶神惡煞像,沈青娘好笑,連忙打圓場:“三哥餓了吧,我做些吃的。”
“這裡哪會有什麼好吃的?”沈謙嘀咕,心裡也有些發毛。他本不是莽撞的人,只是路途實在艱難,越走他越生氣,他還以為阿奴就住在打箭爐再過去一點呢。其實阿奴根本沒具體說自己住哪,只說吐蕃南部。沒想在吐蕃南部還有一個蠻荒之地,不是說那裡是吐蕃王朝起源地嘛?(吐蕃南部很大,沈謙沒有地圖,起源地不代表就是繁華地帶啊,況且這一代那時候根本不算是吐蕃地界。連吐蕃人都叫他們野人啊。)
阿奴不客氣地張開手:“現在,錢!”不給麼,那就都留下,寨子裡女人多著呢。
沈青娘看見阿奴小鼻孔朝天,知道她火了,捏著阿奴的鼻子笑罵道:“小錢貓,就知道錢,青姨在這,少不了你的。”推著她就出去了:“趕緊做飯,阿仲和阿羅他們肯定也餓了。”
註解
1。墨脫藤網橋是一種呈管狀懸空網橋,一般高出河面數十米,多架設在水深流急,河面較寬河上,有些長達數百米,整個橋用藤條建造,橋底部四至六根粗藤,兩旁各有三、四根粗藤,構成橋體的經線。作經線的粗藤固定在橋頭的大樹或木住上,然後分別用粗藤和細藤作緯線,即每隔一米纏一圈粗藤,各粗藤條之間編織細藤條,低遇風吹時,橋身搖繩飄蕩,甚至驚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