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3 / 4)

穩,對於皇帝這個看似荒唐的舉措,當然會大力反對,只怕朝堂之上不知又要響起多少杖聲。

“尤其是監察院不能出面。”範閒低著頭說道:“我不方便出面,監察院是特務機構,我和太子向來不和,有些話從我的嘴裡說出來……只會起反效果。”

“你的話有道理,我會向陛下稟報。”薛清想了想後說道:“有件事情陛下讓我通知你,再過些時日陛下會去祭天。”

範閒今日再覺驚訝,皺眉許久,才緩緩品出味道,慶國雖然鬼神之道無法盛行,不像北齊的天一道那般深入人心,但對於虛無縹緲神廟依然無比敬仰,如果皇帝老子真能搞出什麼天啟來……

對太子的典論攻勢在前,七大路總督上書在後,再覓些臣子出來指責太子失德,不堪繼國,最後皇帝左右為難,親赴大廟祭天,承天之命,廢儲。

嗯,好荒誕的戲碼,好無聊的把戲。

範閒搖了搖頭,問道:“什麼時候?”

“一個月後。”第一百零四章 君之賤(上)

太子與範閒從血緣上來說是兄弟,二者之間並沒有不可化解的仇恨,那些終究是長輩們的事情。太子也曾經向範閒表示過和解的意願,只是範閒不可能相信而已,最關鍵的是,範閒清楚,太子沒有足夠的力量和強大的心神來打倒自己。

所以範閒這半年來的所有行動,最大的目標其實是長公主,沒有想到皇帝最後只是將其幽禁,卻要趕在前頭將太子廢掉,這個事實讓範閒琢磨許久,總覺得在順序上有些問題,以皇帝老子這多年來在天下角鬥場中的浸淫,應該不會犯這種錯誤才是。

不管順序有沒有錯誤,廢儲之事在慶國的朝野上下,終究是轟轟烈烈展開了。轟轟烈烈這個詞也許用的並不準確,所謂風起於萍末,歷史上任何一件大事,在開頭的時候,或許都只是官場上一些不起眼的風聲。

在數月之前,東宮失火。太子往南詔。這已經就是風聲。

而當監察院八處扔出一些陳年故事,太理寺忽然動了興趣對當年徵北軍冬祅事情重新調查。戶部開始配合研究那些銀子究竟去了哪裡……風聲便漸漸的大了起來。

去年春和景明之時。太子和二皇子兩派為了打擊範閒,便曾經調查過戶部。最後找到的最大漏洞,便是徵北軍冬襖的問題。但太子當時沒有想到,這件事情查到最後竟然是查到了自己的頭上。幸虧陛下後來收了手。太子才避免了顏面無光的下場。

可如今朝廷將這件舊事重提,朝堂上下的臣子們都嗅出了不一樣味道。太子方面早就已經沒有太多的忠派角色。陛下是準備讓太子扔誰出來贖罪呢?

哪怕到了這個時候,依然沒有大臣想到陛下會直接讓太子承擔這個罪責。所以當大理寺與監察院將辛其物索拿入獄後。都以為這件事情暫時就這樣了了。

沒有想到辛其物入獄不過三天,便又被放了出來,這位東宮心腹。太子的近臣,因為與範閒關係好的緣故,在監察院裡並沒有受什麼折磨,也沒有將太子供將出來。

饒是如此。監察院與大理寺依然咬住了太子。將密奏呈入御書房中。又在一次御書房會議裡,呈現在了門下中書。六部尚書那些慶國權力中心人物眼前。

舒蕪與胡大學士替太子求情。甚至作保,才讓皇帝消了偽裝出來的怒氣。但是散朝之後,這兩位大學士再一次聚在一起飲酒時,卻忍不住長噓短嘆了起來。

陛下是真決心廢儲了。可他們二位身為門下中書大學士。必須要保太子。這和派別無關。只是他們身為純臣必須要表示出來態度。太子一天是儲君。他們就要當半個帝王看待。皇帝也不會苛責於此。

最關鍵的是。以胡舒二人為代表的朝中大臣們,都以為太子當年或許荒唐糊塗。但這兩年著實進步不少。為了避免朝中因皇權爭奪而產生大震盪。為了提前防範遠在江南的範閒參合到這些事情當中。他們真的很希望陛下能夠將心定下來,將慶國將來遙遠的前途定下來。

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如今的太子都是慶國最好的選擇。即避免了慶國內耗,又防止了監察院……那年輕人獨大。

慶國皇帝不是昏君,知道君臣之間制衡給慶國帶來好處,也料到了廢儲之事一定會引起極大反對聲浪,所以他暫時選擇了沉默。似乎在第一次風波後。似乎在第一次風波後,他廢儲的念頭被打消了。

然而胡舒大學士以及所有的大臣們都清楚知道。自家這位陛下是個不輕易下決斷人。可一旦他做出了選擇,那不論會面對怎樣的困難。他都會堅持到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