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這時候。張海諾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歷史上的“Z計劃”,這個由雷德爾制定、希特勒拍板的計劃可謂是雄心勃勃:作為一名傳統的海軍將領,雷德爾在一戰前後的經歷讓他深受艦隊決戰思想的影響,而第三帝國的元大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強權份子,在這個童年一直夢想成為藝術家的奧地利人地畫作中,時常可以看見大型軍艦的影子——希特勒十分喜歡大型軍艦,或說是迷戀或痴迷。德國要建造能象徵日爾曼人精神和優秀品質的巨型戰艦,一直是他的夢想。
如果留給雷德爾足夠的時間來完成Z計劃,德意志第二帝國未竟的夢想也許還有實現的機會,但是從德國戰略資源和經濟模式地角度出。它根本無法在和平時期承擔這樣一個龐大的海軍建設計劃——除非從周邊國家獲取大量的資源,而這又促使戰爭的爆,德國海軍在這種模式下的建設便陷入了一個怪圈之中。
這個問題,同樣是張海諾長久以來所考慮的:走潛艇和襲擊艦路線必須在開戰之初就將英國賴以生存的海上航線掐斷,讓這個龐大帝國在還未充分動員之前就窒息而亡,一旦英國海軍像歷史上那樣投入大批反潛力量並利用優勢的主力艦隊扼殺德國的水面襲擊戰,二戰德國海軍地困境將再次重演;走航母路線。優勢和劣勢同樣明顯——優勢在於海上制空權,劣勢則源於航母的昂貴造價以及所需的護航兵力,如果戰爭依然在1939年爆,德國海軍根本不可能|=數量地驅逐艦和巡洋艦,北海惡劣的海況也是一個不利因素;走戰列艦路線的話,那麼又繞回到了二戰時期的老路。
除了這幾方面的顧慮之外,張海諾還需要正視一點,那就是他目前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海軍上尉,德國海軍建設的路線根本由不得他來選。他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和雷德爾的私密關係影響他在海軍策略上的決策。
當然,他還有另外一個“有利因素”,那就是和阿道夫。希特勒很熟。
11月初,張海諾這個特別專案組負責人得到了海軍總參:一輛二手梅賽德斯。雖然遠沒有雷德爾那輛拉風,但張海諾還是興沖沖的開上它在柏林城內轉了好幾圈,然後從柏林出開車直奔慕尼黑。這一次,他在國社黨部大門口沒有再受到阻攔,並且很快見到了幾天前剛剛度假回來的希特勒。
當身穿海軍尉官制服地張海諾出現在自己面前時,希特勒依然是笑臉相迎——儘管他不久之前還向赫斯和“漢斯。洛梅斯特”抱怨說這個傢伙在作出這麼重要的決定之前也不跟自己商量商量,但在“漢斯。洛梅斯特”的勸說下,他臉上的不快才一掃而盡,並且決定透過張海諾這條線想辦法搭上海軍部高層。
海軍在國內的勢力遠不及6軍,但若能獲得海軍高層的支援。不僅有利於擴大國家社會主義思想在海軍的影響力,還能透過海軍將領們結交那些長期為海軍提供裝備、建造艦艇的大企業家,他們可個個都是有錢的主。隨手一筆捐款就比國社黨辛辛苦苦搞一場群眾集會的募捐更多!
“海諾,祝賀你如願回到德國海軍部隊任
小禮物,希望你能喜歡!”希特勒鄭重其事的從自己下一個約有成年人手臂那麼長、寬和高都和手肘差不多的方形木盒子,然後將這個外表經過刷漆處理的盒子放在書桌上,並示意張海諾開啟。
在開啟盒子的那一剎那,張海諾是如此的驚訝,因為那裡面竟擺著一艘偌大的木質軍艦模型。它的做工非常精緻,炮塔、艦橋、桅杆、煙、舷側炮廓甚至是錨鏈無不栩栩如生,在它艦和兩座桅杆頂部,還各有一面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的海軍戰旗!
“是塞德利茨號!”張海諾欣喜的轉過頭看著希特勒,雖然離他最後一次見到這艘“不沉之艦”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但他卻不會忘記這艘戰艦的艦型和佈置,模型下的“三魚”艦徽更是讓他對那段歲月感懷頗多。
—
希特勒揹著手,一臉至少在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和善的微笑:“是的,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地‘不沉之艦’。光榮而偉大的‘塞德利茨’號!”
“尊敬的元,真是太感謝您了!”這是張海諾在希特勒面前所說的最衷心的話語,這麼多年來,他雖然常常將塞德利茨掛在嘴邊,卻一直未能擁有一個像眼前這樣精緻的模型。當他再一次審視這個模型時,愈覺得它的各個部位是那樣的貼近實物,簡直就像是按照比例將真正的塞德利茨號縮小了。
希特勒素來不推脫別人的感謝,這一次也不例外,他指著模型說道:“這是我拜訪一位朋友時在他書房裡見到地,想起你曾在這艘軍艦上英勇戰鬥過。便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