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3 / 4)

不是為了補充淡水,也不是要攻擊那些從這裡經過的協約國船隻,而是將這裡當作漫長航線上的第一個航向標。在駛過這裡,前往美國基本上就只剩下一半的路程,但和之前沿著法國和西班牙海岸線航行不同,接下來的航程將在一望無際的大洋深處行駛,直到望見美國的海岸線。 雖然這樣的航程聽起來有些孤獨,但這也意味著張海諾和他的u148可以大搖大擺的在海面上行駛,每小時1o海里,一天24o海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1o天之內就能抵達美國東部海域。 如果張海諾面前站著一位老漁夫的話,他一定會告訴這位年輕的德國艇長,在大海上航行永遠不要說“如果不出意外”。 兩天之後,u148在亞爾群島以西4oo多海里處遭遇了一場暴風雨,張海諾在地中海的4個月和在北大西洋的5個月裡,還從未遇見如此強悍的狂風暴雨。 對於一艘潛艇來說,在遇到暴風雨時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被海浪掀翻,而且海面上狂風大作的時候,它們還可以安然無恙的躲在水下數十米處,那裡相對平靜的多。 如果張海諾指揮的是一艘二三十年後製造的潛艇,長時間進入水底躲避風暴完全是可行的,但作為191o年代末的產物,u139型遠洋潛艇的電池僅能供這艘潛艇在水下全行駛9o分鐘,在懸浮狀態下,裡面的空氣可以供48名艇員待8到12個小時。 可惜的是,這場生在5月的暴風雨並沒有在短短几個小時之內停下來的意思,海面上巨浪一個接著一個,德國最大的潛艇在這裡卻像是一葉扁舟般無助,繼續向前行駛已然成為一種奢望,艇員們都在祈禱這艘潛艇足夠的堅固,而張海諾的願望則是自己的潛艇不要被衝離航線太遠。 在搖晃幅度隨時過45度甚至更大角度的情況下,在艇上生火做飯、洗臉如廁都已經成為高難度的挑戰,就算是喝水,艇員們也得小心翼翼的。在艙室之間走動成了最危險的事情,那些平日裡能夠消除人們疲憊的床鋪也成了叫人心驚肉跳的搖床…… “不行!別人可以不去,但我不能不去,不然萬一附近出現敵人艦船,我們連躲避的機會都沒有!”張海諾拒絕了埃德文的好意勸說,讓自己的勤務兵找來幾根大拇指粗細的繩子綁在自己腰間。在搖晃幅度如此之大的情況下,潛望鏡根本不能起到觀察作用,於是,前往指揮塔成為警戒海面情況的唯一途徑。 可是,在這艘潛艇上,搖晃幅度最大的地方偏偏也是最高的地方——潛艇指揮塔,若是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一個大浪就能將站在那上面的人甩出去,在惡劣海況下再想從海里救人,那恐怕比將一個死人救活還要難! “中尉,讓我上去吧!”大副西蒙一把抓住張海諾手中的繩子,藍色而深邃的眼睛依然充滿了堅定和誠懇。 張海諾給了他一個自內心的微笑,並且充滿肯定的拍拍他的肩膀,“你掌舵!我放心!儘量保持船體平衡!” “海諾,讓我一起跟你去吧,這樣好歹也有個照應!”埃德文不由分說的從勤務兵那裡扯來繩子,一端綁在張海諾腰間,留了大約兩米的距離,然後將繩子的中段牢牢綁在自己身上,打上一個死結,再將剩下的一端交給站在旁邊的艇員。 頓了兩秒,張海諾朝他點點頭,“好兄弟!” 在準備妥當之後,兩個人穿著雨披就順著舷梯開始往上爬,這還沒有出艙口,他們手抓舷梯的力量就被迫增大了許多,而在開啟水密艙蓋的那一剎那,張海諾便被一大盆海水潑了個涼快。 “埃德文,我先上去,把繩子固定好你再上來!”張海諾大聲說到,儘管如此,一陣夾雜著海水的狂風很輕易便將他的聲音淹沒。 張海諾小心翼翼的爬出艙門,即便是在炮火紛飛的情況下,他想自己也用不著這樣出場,可現在狂風大浪卻是比英國艦船還要可怕的敵人。在靠到指揮塔邊緣那半人高的倒u型護盾之後,他迅將手裡的粗繩系在用於升降潛望鏡的柱子上,這樣就算自己失手,也不至於直接被甩進海里。 下面的埃德文從艙口伸出小半個身子,一手扶著舷梯,一手拉著系在張海諾身上的兩根繩子,直到張海諾把手上那根繩子繫好,他才鬆了一口氣,也不等張海諾招呼,便自己爬了上來。 “小心!”一個大浪拍來,潛艇猛的向一側傾斜去,若是沒有繩子,兩人幾乎就要因此而掉出指揮塔了。當潛艇重新恢復水平的時候,張海諾才現兩人拉在一起的手因為用力過度而攥得麻。 這便是兄弟之誼,張海諾心想。等埃德文站穩之後,他乾脆用繩子將兩人背對背的綁在潛望鏡的柱子上,這樣他們不用轉身就能環顧周圍36o度的情況了。 “我們能夠堅持多久?”張海諾大口大口喘著氣,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綁繩子也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情。 埃德文同樣在喘著粗氣,但他的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