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區。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隨著猶太居民的增多,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也日趨緊張。
1896年,奧匈帝國猶太裔記者西奧多;赫茨爾發起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號召全世界猶太人迴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他召集了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大會決議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相應機構成立,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錫安主義運動的發展推動了第二次迴歸lang潮(1904-1914年),約有四萬名猶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國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1920年,國際聯盟委託英國管轄巴勒斯坦。1922年英國將託管地劃分為兩部分:東部(現約旦)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為猶太居民區。1917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地圖(15張)年英國佔領巴勒斯坦,11月2日發表《貝爾福宣言》。表示主張“在巴勒斯坦為猶太民族建立一個由公共法律保障的猶太人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猶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迴歸lang潮。在1929年爆發的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