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國,他們能夠從美國人的魔掌下保住了自己國家的主權,就已經可以仰天大笑了,其餘的東西,能佔多少算多少,就算沒有佔著,他們也不大在乎。亞洲三國更是簡單,他們一直跟著中國人走,而且,沒有中國罩著,他們地國家也早就滅亡了,特別是泰米爾共和國,沒有中國人地話,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會出現這樣一箇中等強國。而且,這三個元首對中國人瞭解得挺深,他們知道,中國人一向對小弟很好,用不著自己出面,中國人會替自己考慮周全的,倒不如實實在在地在中國玩上一段時間得了。
果然,晚宴只進行了一個小時就草草結束了,就連林傑總統地歡迎詞和威廉二世代表與會各國做出的致謝詞,都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一會兒就搞定了。晚宴一過,所有二十八個國家的元首,包括各自的外交部隊,以及中國方面的幾個政界、軍界大佬,都被請進了一間雖不豪華但是寬大得可以的會議室裡。所有人都知道,戲肉,這會才真正的來了。此次聚會,將確定勝利果實分配的框架,至於細節麼,則交給外交部門得了,這些個元首,可沒有那心思在地圖上一寸一寸地討價還價。要知道,地圖上的一寸,在現實中可能就是成百上千的領土,所牽涉到的就是鉅額的財富和大量的人口,所有的外交人員都不會掉以輕心的。
中國在參戰前,就與德國和奧匈帝國有著一個私下的協議,歐洲和非洲交由歐洲的幾個盟國,亞洲和澳洲交由中國,北美麼,誰佔的多誰就有優勢。可是,問題出現了。戰爭期間,協約國鉚足了勁與與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和保加利亞對著幹,特別是德國,國家三分之二的領土都曾經被協約國佔領。非洲的全部領土,都是中國人帶領著自己的幾個盟友以及僱傭軍打下的,德國麼,別說一個士兵了,就連士兵的毛都沒有上過非洲。如果把非洲全部讓給歐洲四國,的確有點兒說不過去。可是,戰爭期間,德國人單單軍隊就損失了幾百萬,如果不在非洲佔有一定比例的殖民地,對德國人民也不好交待啊。這的確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戰爭結束後,德國和中國就這個問題已經討論了好幾次,可是,還沒有得出具體的結論,今天,就要在這裡確定非洲的歸屬了。
另一個大問題,則是俄羅斯的歸屬。參戰各國,特別是中國、德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都不希望這個一向侵略成性的超級大國再度出現在地球上,把俄羅斯瓜分,幾乎成了幾個國家的共識。而且,俄羅斯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已經被他們的臣民殺了個精光,連個繼承人也找不到,俄羅斯領土已經全部被幾個國家佔領,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人敢替他們說一句話了,所以,俄羅斯的被瓜分,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問題是,俄羅斯實在是太大了,作為戰前世界領土最大的一個國家,如何瓜分,還真是一個難題,一個小小的比例,可能就是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啊,誰不眼紅呢。
另一個難題,就是加拿大的分配。這塊原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可是有著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除了俄羅斯外,就中國的領土比他大了。而且,加拿大這個地方十分重要,即可遏制美利堅合眾國的重新崛起,又可以對大西洋的制海權產生重要的影響。德國是傳統的陸上大國,對於無法在世界各大洋展現自己的真正實力,德國一直心有不甘。可是,以前德國一直被英法美等國壓著,那龐大的海軍,簡直成了一個奢侈的擺設,現在機會來了,德國人當然想要在大西洋上有著自己的發言權。再說了,德國人畢竟還是派了三個集團軍群共一百二十萬精銳部隊打上北美洲大陸,從理論上說,也應該對他們有所補償吧,雖然這支部隊所起的作用不大,只不過是在華盛頓南部一帶幹掉了幾十萬美國陸軍而已,跟中國的戰績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威廉二世想得明白,我花的力氣少,我少得一點兒也行,不過,必須得有我的份兒。再說了,要不是他們德國在歐洲硬撐了五年之久,你們中國人怎麼可能利用這段時間攻城掠地,打下了如此龐大的一塊山河。
第四個難題,則是保加利亞問題。保加利亞雖然國小力微,可是,在這次戰爭中,他們卻拼盡了全力。特別是在中國進入歐洲前,保加利亞幾乎是把能徵到的兵都派到前線去了,全民總動員,比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要徹底得多了。保加利亞的鮑里斯三世心裡明白得很,憑他們的國力,根本就沒有辦法佔到太多的便宜,他的要求也挺簡單,只不過是在巴爾幹半島一帶,讓自己的領土擴大一倍左右。而這樣一來,勢必影響到對巴爾幹有著極大野心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已經爭論好久了,就算在海上航行的一個多月時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