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3 / 4)

小說:辛亥大英雄 作者:花旗

傳授更先進的耕種手段,解決農民自主創業中資金和擔保的問題。就算不說解決農民和士紳間關於土地利益分配的問題。光是中央政府威信就讓人不捨了。因為一旦農會和士紳成為均衡力量。那麼雙方將來都必須靠政府和法律解決問題,從此逐步打破氏族力量管轄地方的局面,為進一步推行鄉村自治打下基礎!或許有人會說當官的都是氏族出生。但隨著免費義務教育展開,將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子弟進入政府工作,出現平民總統都極有可能。

當然。組織農會只是土地改革的第一步,它無法徹底解決土地分配權的問題,只是能從立法和監督上確保農民負擔更小。但它的意義在於將土地改革約束在法律範圍框架內,這樣就為即將出**的《土地改革法案》和《徵收土地保有稅》等新法推行打下基礎。獲得4億農民支援的情況下,士紳地主想要擋新法就必須掂量掂量後果!只是這第一步。。。。。。。

楊秋放下筆,做了個記錄的手勢:“命令3師做好過江進入蘇北的準備,命令安國樑和馮國璋去徐州待命。文景,調運部分儲備糧去蘇北和徐州。。。。。。。”…;

“等等!”他還沒說完,宋子清刷的一下站了起來。又是調兵又是動用儲備糧,讓他臉色有些青。打斷道:“總司令,這麼大調動恐怕會引起誤會。出動軍隊本身就是違憲的!”

被突然打斷的楊秋開始還沒反應過來。見三人目光都有些凝重才知道自己的命令含糊了,不過宋子清首次在軍隊問題上與他產生分歧本身就說明憲法已經逐步深入到這些人的骨子裡。這是好事。所以哈哈一笑:“子清放心,我沒想過動用軍事手段。”

“那您的意思是。。。。。。?”宋子清問道。

楊秋深吸口氣,拿起這份重於千鈞的報告:“果夫,你立刻去找黃遠生。法官是我們當時定下的,既然定了我們也不能干涉,你讓他做好開庭準備。去了徐州後告訴程城他做的很好,讓他馬上把徐州農會先組織起來,然後去法院上述要求判定長工契、佃戶契等身契無效!”不等大家說話,他繼續問道:“文景,手上的儲備糧向徐州和蘇北轉運,農民想要對抗先要讓他們吃飽!此外我讓你準備收購土地的資金還在吧?”

得到英美貸款後,楊秋就讓張文景截留10億準備用於收購民間土地,所以張文景立刻點頭:“錢還在呢,而且這兩年財稅暴增,還可以多投入些贖買土地建設農場。”

“不。。。。。。國家農場只是特例,是用於推廣機械化種植的。這次買回來的土地我準備建設公租田,和《移民土地法》類似,耕種者納糧代替田租,十年後土地歸於耕種人所有。這是一個長期計劃,你要有所準備,每年都要從市場購入一些土地用於公租田建設,未來要形成國有農場、公租和私有的三頭形勢,一起推動承包責任制。所以等高額的土地保有稅開徵,那些超額的大地主肯定會拋售部分土地,你和徐秀鈞要做好吸收掉這批土地建立公租田的準備。子清,你也立刻去司法部,警察、稅務都要行動起來,官司只是手段,威懾也是必需的!找些刺頭出來打一打。報紙和記者那邊也去打打招呼,給這場官司造勢。。。。。。要讓全國都知道農會和地主違憲這件事!”

三人都不敢怠慢,這是關係國家百年的大事,第一步走得好不好將直接關係到後面一系列土地改革法是否能推行。他們走後不久,方瑞也敬禮走了進來,將厚厚一疊資料放在楊秋桌上:“報告,這是蘇皖兩省那些為富不仁的地主的惡跡和資料,涉及田地數百萬畝。”

“交給司法部吧。”楊秋看也不看,拿起筆準備親自起草民國土地承包耕種標準合約,方瑞見狀突然跨前一步:“總司令,總有人會鋌而走險,程城身邊是不是。。。。。。。”

楊秋手一頓,一滴濃濃的墨汁向四周化開。嘴角微微抽了下後,用他自己都覺得害怕的聲音抬起頭:“不用了!”

第四六一章 大國之路(四)

“。。。。。。1918年5月1日,我和花旗銀行駐華代表漢格爾閣下來到了徐州。他是前華府外交官,在中國有著非常廣泛的人脈,並與那位年輕的副總統閣下是多年朋友。他告訴我,其實我即將經歷的事情完全是由那位至今還未見面的副總統閣下推動的,因為他很多年前就開始關注世界最大農耕國家在人口和土地分配上的不均衡情況。他採用過較為激進的均分方法,也採用過國家農場的手段,最近還推出中國版《宅地法》向偏遠地區移民,稀釋問題最複雜的蘇浙皖地區,但從今天來看都那些都只是前奏和實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