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普通步兵班。標準為15人。除2支g98狙擊栓動步槍外,還有3支17年式改進型長槍管衝鋒槍,2挺漢二型輕機槍、1支溫徹斯m1912特霰彈槍,6支18年式實驗性半自動步槍和2支1917年式40毫米榴彈槍。
其中18年式半自動步槍和17年式40毫米榴彈槍是最新裝備,且由於各種原因目前只裝備了獵人部隊。前者是劉慶恩和發明世界第一款“費德洛夫m1916自動步槍”的俄國槍械設計師弗…格…費德洛夫一起研製的,設計模板來源於楊秋早年拿出來的56式半自動步槍。歐戰期間不少俄國技術專家都被邀請來華,費德洛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抵達並加入漢陽設計部後,覺得10發裝彈的半自動步槍還是太弱,恰好當時漢陽開始研製新式衝鋒槍,他發現32發雙排彈匣設計非常巧妙,於是將其移植到步槍上,改固定彈倉為鋼製模壓雙排20發彈匣設計。雙排彈匣既能保證射擊基線不至於過高,火力也更強悍,而且由於是單發半自動。後坐力遠比他設計的自動步槍小,所以能繼續使用威力較大的7。6251全威力子彈。…;
但這款槍目前還是試驗品,獵人小夥子很“無辜”再次成為小白鼠。
至於17年式40毫米榴彈槍完全仿造越戰美軍使用的m79榴彈槍。目前只有榴彈和霰彈兩種彈藥,由於製造簡單使用方便;造價與擲彈筒相當,所以已經確定將全面替換軍中使用的擲彈筒,與同樣開始裝備的60毫米迫擊炮一起組成未來20年班組支援火力。
“比利。。。。。。我還差4次。”歐陽楠勾勾嘴角,豎起四根手指。
沈比利明白那是什麼意思,因為自己的狙擊戰果是201次。揚起步槍看眼配合自己的新觀察手,插上瞄準鏡淡淡道:“袋鼠比敵人跑得快。。。。。。”
“這是啥意思?”機槍手看看向前跑去的沈比利和觀察手,很挑釁的靠近歐陽楠撓撓頭。後者沒好氣的瞪他眼:“意思是老子不如他,打不中袋鼠。。。。。。”
交戰發生在未完工的土西(土耳其斯坦至西伯利亞鐵路)鐵路小車站附近。這條鐵路於1910年開始建設,1915年說是修到了塞米巴拉金斯克。但實際上由於戰爭停在了巴爾瑙爾。這個交火的地方屬於鐵路西段範圍,不過目前也早已停下來,說是火車站其實就是個斯拉夫小移民區,只有路基還沒鋪設鐵軌和枕木。
三四百窮黨游擊隊在一門75mm炮的幫助下已經圍住這座未完工的車站,交火非常激烈,雖然無法分辨是那支兄弟部隊被圍。但從火力強度看應該是一個輕裝步兵連,只有擲彈筒和輕機槍。
歐陽楠並未立刻進攻,而是先觀察起來。十月革命後,這一帶就建立了很多各式各樣的蘇維埃武裝,其中大部分都是早期移民的斯拉夫人,還有喬治亞、韃靼、土耳其、德裔等,其中對西疆安全構成最大威脅的是東干和號稱突厥後裔的突厥斯坦武裝。前者引發了死亡數千萬的漢回戰爭,後者是新疆最大的不穩定源頭!這些人被窮黨招攬後已經成為中亞戰場的主力。
進攻計劃很快制定完畢,依然是最典型的機槍班組戰術,以機槍為引導從東面發起進攻,歐陽楠和沈比利負責遠端保護。
獵人小隊迅速散開,整個散兵線有數百米寬。沈比利對三三戰術非常不熟悉,所以他的觀察手被特許跟在身邊教導他。機槍手率先就位,兩挺輕機槍幾乎毫無徵兆的從東面噴出火舌,一下就將進攻的窮黨武裝打蒙。
“快。。。。。。”
觀察手一拍沈比利,後者跟隨他向前跑去。剛跑出不到20米,400米外十幾個游擊隊騎兵哇哇亂叫著衝了過來。眼見騎兵,沈比利不僅沒緊張反而迅速眯起眼睛,抬槍瞄準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只聽啪的一聲脆響。帶頭揮刀猛衝的騎兵一頭栽倒。
沒等打出第二槍,左側的火力手也已經快速打出兩枚40毫米破片高爆榴彈,40毫米榴彈槍不需要像狙擊手那樣瞄準,依靠的是爆炸和內藏破片。兩團火球破壞騎兵衝鋒陣型後。也給了沈比利發揮的空間,只見他一邊遊走一邊射擊,眨眼間就已經有四五個騎兵倒了下去。
大夥總算見識了什麼叫“加里波利的殺手”,就連歐陽楠都暗暗點頭,甩手一槍幹掉向這邊跑來的一個游擊隊士兵後,帶領大家迅速向火車站靠去。
和東線腐朽毫無戰鬥力的俄軍相比,窮黨游擊隊的戰鬥力強了不少。但組織性和戰術卻非常差,步兵和騎兵見到獵人就一窩蜂過來想堵住,但這種沒頭蒼蠅般的衝鋒對付一般部隊或許有效,但對付獵人這種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