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3 / 4)

小說:辛亥大英雄 作者:花旗

輪距又是件格外麻煩的事情,尤其是車頭部分更需要更換大量零件,以目前機車廠的技術能力和工人數量計算。要全部改裝完差不多要一年時間。雖說速度慢,但好歹是能利用起來,透過這種改裝廠裡也能培養大量新工人。何況西南鐵路幹線即將於1920年初全部完工,對火車的需求比鋼鐵不足還嚴重。目前國內只有鄭州、奉天、安慶和哈爾濱四家火車製造廠。撇開剛到手的後者,由於戰爭中進口困難,國內鋼鐵急缺。技術力量也不足等等因素導致全加起來的產量還不如國外一家大廠。所以這幾年國內鐵路越修越長,但鐵路運輸卻不僅沒得到發展反而嚴重滯後,目前的火車數量連正常維持西南鐵路網都不夠,所以這批俄國火車什麼時候能改裝完才顯得非常重要。

自從從雲南走出來並跟隨楊秋踏遍全國,還遠赴歐洲指揮作戰後,蔡鍔也終於知道國家建設不是憑藉一腔熱血就能辦到的,所以聽說這裡忙得不可開交,也想來看看等回南京後能不能幫上點忙,但還沒還沒踏進這座熱火朝天的工廠,通訊士官就追到了這裡。

蔣作賓看完電報後遞給了蔡鍔:“是總司令的電報,他要你回來後立刻以最快速度去上海開會。”

最快速度!出什麼事情了?蔡鍔微微一愣連忙往回走,準備連夜坐火車趕往上海。蔣作賓連忙伸手拉出他,眨眨眼睛:“昨天這裡來了三架運輸飛機,聽航空隊說能從哈爾濱直接飛回北京,休息一晚又能從北京再飛上海。”

“行,我也開開葷。”

蔡鍔平生第一次乘飛機趕往上海,楊秋也帶著一大群軍官步入上海江南船廠。剛走上碼頭區,一艘掛著滿旗的巨大地戰艦就吸引了所有目光,連馮國璋和特意邀請來參觀的幾位陸軍軍官都被它龐大的身影嚇了一跳。

安海級大型巡洋艦是民國1920海軍計劃的核心,其前兩艘安海號和鎮海號全部由美國建造,眼前這艘是三號艦定海號,1915年鋪設龍骨,17年下水,而四號艦寧海號也已經在三都澳新馬尾船廠下水進入舾裝階段。雖然國產化率才勉強達到40%,其中還算了很多內飾,但當這艘戰艦全副武裝出現眾人面前時,很多人依然止不住熱淚滿眶。

在美國主持的是下水儀式,基本上就是個殼子,所以當第一次看到交付狀態的安海級雄姿後,楊秋也被他吸引了。標準27000噸,滿載33500噸,試航時最高航速達到30節,11節航速下續航力達到11000海里。3門三聯裝305毫米/l50艦炮,16門自產120毫米/l50速射加農炮廓炮,甲板上還部署有12門76毫米甲板高平兩用炮、6門雙聯37毫米速射機關炮,當然更少不了雙聯帶水冷套筒的海軍型12。7毫米毒牙重機槍,在第二和第三座煙囪之間還有兩架海東青改水上飛機。

德國式的大船小炮防護優先理念,美國戰列艦採用的匣式防護佈局,再加楊秋提出的大傾斜裝甲佈置方式,使得安海級已經達到被譽為亞洲第一戰列巡洋艦金剛級的標準。至於主炮其實也沒什麼問題,因為無論是305毫米還是356毫米,雙方都不可能真正防得住對方的炮彈,反而因為安海級採用了美國低速重彈,比日本還沒替換的英國穿甲彈更具優勢。不過楊秋也沒過分高興,因為與世界相比中國海軍的道路還很長很長,尤其是甲午後近20年的人才斷層,更是致命的傷害,所以即使有了四艘安海級,面對日本人才濟濟,並經過實戰鍛鍊的日本海軍誰也不敢言勝。…;

除了鎮海號外,今天交付的還有旁邊兩艘臺灣級訓練航母,其實他們才是楊秋最關心的,不過他始終擔心自己太關注航母被無處不在的日本間諜盯上,所以只能忍著衝動假意不在乎。臺灣號和烏梁海號都是用美國舊郵輪改裝而來,標準排水量13000噸,滿載16800噸,一次可以搭載16架海東青和6架水上飛機。別看醜陋的就彷彿用支撐架撐起一塊飛行甲板那麼簡單,但它們才是民國海軍追趕世界腳步的王牌,可惜現在全世界都還沒有重視它。

薩鎮冰從上了甲板就跟在楊秋後面,老臉像開了花般燦爛,見他手扶炮管望著航母沉思,還以為他也不喜歡航,連忙湊過來:“總司令,這回您可不能偏心了!陸軍一下子擴編35個師,又是坦克又是卡車,空軍馬上也要獨立,可我們海軍16艘長風驅逐艦還被裁了一半。”薩老頭語帶哀怨就彷彿少了8艘長風級驅逐艦就像捅了他八刀一樣,連旁邊平日裡不苟言笑的馮國璋都被他逗樂了:“你這個薩老頭,21艘美國驅逐艦不算了?英法送你們的巡洋艦不算了?我們陸軍可沒得罪你,35個步兵師都是英法送來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