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生吧。楊秋心裡自言自語一句後,才轉回工作問道:“日本那邊準備好了嗎?”
“日本?”唐紹儀有些納悶,雖然他知道情報部門針對日本展開了很多工作,但突然提起這個話題還是有些莫名,問道:“辰華,日本有什麼?”
楊秋一拍額頭,笑道:“看我,忘記和您說了。”
隨著他的話,唐紹儀漸漸瞭解了。陳浩輝雖然潛伏結束回國,但針對日本的潛伏並沒有結束,反而由於控制了金九這些朝鮮人,透過朝鮮和自己這邊安排再次安插不少間諜。這些人平時主要負責收集各類民間和軍事情報,黃海衝突後其中部分被啟用,投入到了這場亞洲主導者的競爭中。
上次陳浩輝他們的行動堪稱情報經典戰術,所以唐紹儀大致瞭解後也對情報部的工作很好奇,問道:“這麼說,辰華是準備發動情報員對日本後方進行破壞?”
陳浩輝呵呵一笑:“總理把我們看得太厲害了,510事件後日本情報部就懷疑是我們下黑手,所以請出了閒賦在家的福島安正,經他的捏合日本情報效率上升很多,這次用運送貴金屬的機會我們就抓獲數百潛伏和被收買的人,好幾位還是當地的頭面人物。”
“那你們這次準備怎麼辦?”唐紹儀問道。
方瑞拿出一疊厚厚的資料,遞給唐紹儀說道:“這是最近幾年日本國內的一些基本情況,總理您看看,發現什麼蹊蹺了嗎?”
唐紹儀接過資料,一邊看一邊對情報部門讚不絕口。這份資料並沒什麼特殊,主要記載的也是民生問題,但內容之詳細簡直就像是日本政府自己的統計。從資料看,日本國內的封建壓迫現象極為嚴重,尤其是財閥和地主的苛刻比民國厲害數倍。比如土地問題上,一半以上的日本農民是沒有土地的。這個比例比1911年前的中國高很多。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成為日本農村階級對立的一個尖銳矛盾。日本地主向農民徵收地租時還採用最落後的實物地租形式。不論豐年或歉收,農民要把全年收穫的一半甚至7成都交給地主。而且因為日本不重視或者說技術不足,導致全國上下到現在都沒有一家肥料廠,相反漢陽自1912年從德國換到合成氨技術後,就一直苦心研究國產化。並與1917年首次建成第一套國產50萬噸級合成氨裝置。截至去年,全國化肥廠數量已經增加到7家,全年化肥產量達到300萬噸。各類拖拉機的保有量也從1911年的7輛增加到目前的6500輛。而日本卻只有可憐的172輛,正因為不重視或者技術落後,導致日本農業生產力得不到發展。尤其在丟了東北後,國家糧食嚴重不足使得國民長期掙扎於飢餓線上。
歐戰爆發後,歐洲對商品的需求達到了天文數字,日本雖苦於原材料不足,但代加工和造船業卻因為英國的支援獲得了不小收益,工人數量從1911年的80萬增加到目前的110萬,各家工廠財閥也賺的盆滿缽滿。但這種財富賺的也很辛苦,因為代加工本身利潤薄等問題,所以工廠對工人的壓榨簡直到了極點!工廠主為了留住工人,甚至採用奴工制和包工制。也就是將工人騙來後關上大門就禁止離開,日夜加班輪流休息。對農工的壓榨使得日本社會結構出現了非常大的問題,只不過是被壓制還沒爆發出來。…;
資料看完後唐紹儀也覺得觸目心驚。何止是他,其實此刻真正瞭解日本的國人又有多少呢?長門級戰列艦的鮮亮外衣背後,是以百萬計被壓榨的工人和農民!不過他還是有些奇怪。資料上雖然說日本國內矛盾非常嚴重,但日本天皇在國內的影響力非常大,財閥政治也深入人心,民族單一且長期被奴役導致成為習慣,所以想從外部破壞還是很有難度的。
不過陳浩輝和方瑞卻明顯胸有成竹,後者指著一組資料提醒道:“總理看這裡。這是日本工人工資的一份資料。日本國內工人工作時間普遍在12到14小時,比我國的10小時要高。但工資卻非常微薄,以去年的紡織工為例,女工日工資只有4角8分,男工也不過9角2分,且工資中的2成要被各種各樣的懲罰剋扣掉。”
唐紹儀掐著手指算完後,狐疑道:“女工每天4角8分,一月下來就是14日元,扣除2成的話是11日元。上次戰後日元貶值,按照匯率算大概是我國的10民元左右。。。。。。這個不是和我們一些工廠差不多嘛?”
楊秋忍不住笑了起來:“的確和我國民間差些的工廠差不多,可有件事總理您忘了。日本工人每天要工作14小時,我國卻已經立法最長10小時工作制。此外還有一點最重要,我國目前的米價是每升大米1角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