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攻臺北!這場仗不好打,和朝鮮西北不同,臺北是座擁有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市,其中絕大多數又是華人,一頓炮彈下去死傷最多的是自己的同胞。
不過身為軍人他還是忠誠的準備履行職務,眼看著手錶指標一格格轉向終點,向參謀點了點頭。
“準備。。。。。。。”
口令順著電話線迅速傳遍整個前線,眼看著戰雲再起那臺專用電報機陡然滴滴答答吵鬧起來。片刻後一個訊息傳遍了整個前線,日本政府在最後時刻,正式回覆答應全部條約內容!
沒有彷徨沒有反抗,在不斷有訊息吹風將失敗的情況下,想象的混亂和遊行抗議根本沒有出現,除極少數人外日本政府和國民平靜地接受了丟失臺灣和半個朝鮮的事實,連年戰爭糧食短缺,商品出口停頓等等不利情況下,日本政府首要目標已經不是向外。甚至絕大多數人還慶幸衝突結束,連米騷動都出現平息跡象。
黃海衝突所引發的一連串強烈地緣政治較量終於水落石出,當明治維新開始的勝利果實半數都被精神抖擻煥然一新的中國攫取後,以中國為主導的遠東新秩序最終佔了上風。而在這背後,同樣也是所謂新世界的一次勝利。楊秋不要殖民地的宣言無疑非常合太平洋對岸的胃口,所以先是出租戰列艦,後來又插手調停。這場衝突中美國明顯顯然扮演了不怎麼光彩的角色,中美間若有若無的聯絡是日本最為忌憚的,所以在咬牙答應合約的同時,日本上下也咬牙記下了這筆仇恨。
上海英商俱樂部前人山人海,當楊秋代表民國政府在《中日和平條約》上籤下名字後,歡呼聲震耳欲聾!這一幕讓出席的汪兆銘深感挫折,眼看楊秋威望越來越高,民黨前途真是一片灰暗啊。宋子清看看他,暗暗笑了起來。這麼多人當中只有他最明白,這又是一次典型地楊秋式勝利!從放縱東北外的窮黨游擊隊,故意讓日本和他們靠近聯絡莫斯科,到逼火車走鄭州下海,再到刻意製造的海上大沖突,直至最後逆轉局勢的日本國內米騷動,一切一切其實早在歐戰結束後就開始醞釀並實施了。
此時此刻他才體會到楊秋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望著一改嚴肅表情,和漢格爾等人握手拍照留念的身影,他實在是想不出,在基本解決東部外患後,他下一步又會瞄準哪裡呢?他到底要將這支軍隊和這個國家帶到何種高度?這或許是很多人後半身最想要知道的秘密。
代表在野黨和軍方的兩人各有心思時,石井菊次郎卻拒絕了蘭辛為慶祝遠東和平舉辦的酒會,灰喪著臉鑽進轎車向吳淞口方向而去。站在視窗望著他的背影,漢格爾向楊秋舉起了酒杯:“恭喜您,您又獲得了一次偉大的勝利,遠東也實現了真正的和平,我想全世界都非常希望看到今天的到來。”
“是啊,真正的和平。”楊秋喃喃自語著。這真是偉大的勝利嗎?腦海裡塞滿了平行世界各種各樣諮詢的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日本雖然是失敗,但陸軍的快速收縮卻是有利無害的事情。因為勘測技術等等原因,臺灣和朝鮮其實對日本的價值並不大,相反自己給日本的那張堪察加和鄂霍茨克資源地圖遠遠大於兩地,只是日本政府一直不願意正視承認罷了。…;
鄂霍次克海附近有幾億噸優質鐵礦石和煉焦煤,堪察加的黃金、皮毛和木材,朝鮮的煤鐵經營權,庫頁島已探明的淺層油田有兩億噸石油。。。。。。等等!被強行從大陸按住頭的日本其實是身在寶庫而不知。隨著日俄聯手的跡象越來越明顯,被嚴重削弱的俄國一旦結束內戰,將需要海量的機器裝置和投資,日本技術上雖然差些,但只要兩家攜手就能獲得足夠的商品出口機會,也能從俄國獲得大量的寶貴稀缺資源。同樣因為沒有大陸牽制,日本陸軍在未來一段時間將被壓制到極限,海軍向南的決心會愈加堅定,德屬幾內亞的最終歸屬將成為懸疑。出於遏制民國和補償日本糧食、橡膠等資源不足的需求,英國對日本的綏靖政策同樣呼之欲出。那麼美國是否能最終把日本從哪裡敢走呢?現在連他都不敢保證了,等到長門服役,庫頁島石油開採出來,有足夠燃料的日本海軍其實並不差到哪裡。
他不是沒想過日本獲得這些後的危險,而是在目前空軍不行,海軍缺乏登陸實力的情況下,不可能一棍子打死日本。所以只能讓皇道派上臺,讓日本徹底瘋狂起來!現在差的只是一個帶頭人。他會是誰呢?是躍躍欲試的裕仁,還是轉投皇道派的永田鐵山,或者是岡村寧次?但不管怎麼說,漢格爾說的沒錯,至少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中日衝突的機率已經極小。所以微笑著和他碰個杯:“那就為和平,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