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4 / 4)

小說:辛亥大英雄 作者:花旗

大同江至元山劃定界限,中隊不得進入清川江以南。而陸徵祥卻堅持以元山至開城的天然山脈劃界,雙方軍隊都沿界限後撤50公里。除此之外, 本也堅持要求必須准許 本商人繼續經營在北方的投資,這是因為北朝鮮地區的煤鐵礦對 本太重要了!雖然有鄂霍次克新發現的礦藏補充。但高緯度開採業本來就成本高,所以才堅持保留朝鮮的資源。

本開採的朝鮮煤鐵礦主要集中在平壤以南的大同江三角區,年產量不足600萬噸,其中鐵礦石30萬噸且都是無法鍊鋼低含量礦石,對民國來說除了已經控制在手中並開採的茂山鐵礦和還未開採的亞洲第一惠山銅礦外,已經作用不大。陸徵祥和楊秋商量後乾脆讓金九自己做主。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停戰線被留在了以元山港南方30公里為東海岸,沿虎飛嶺山脈至西部海洲灣截止。比起後世的38先還算比較滿意的。而金九為首的朝鮮獨立軍政府也答應仿造庫頁島例,由 本商人和朝鮮獨立軍共同繼續經營煤鐵礦,其中 本7成股份由 本擁有。

駐軍上分歧更大,由於英美也擔憂楊秋會直接殖民北朝鮮,所以對他提出的駐紮3個師的要求普遍反對。最後經過協商,英美提出國防軍只能在在元山至平壤一線保留2個旅用於監督和巡邏,剩餘部隊必須全部收回新義州和國內。作為對等 軍也只能在一線部署兩個聯隊,其餘全部回收到漢江地區。並規定雙方凡有超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