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副手。
楊秋暫離,上下異動,部長調整,民國大有山雨欲來的架勢。但歐洲也同樣不太平,遲遲收不到賠款的法國聯合比利時出兵佔領魯爾區,直接以武力逼迫德國交錢。英美不像法國獨霸大陸對德實施綏靖政策。俄波戰鬥還在持續,紅軍利用人海優勢逐漸掌握主動,但由於犧牲太大斯大林被調回首都,由圖哈切夫斯基出任總司令開始反攻。
俄國內戰和法國出兵佔領魯爾工業區成為當年最大的事件,反倒是白銀危機除了考慮遏制一下中國的高層外,普通人很少關注,大部分白人得知訊息後還非常開心,恨不能中國吐出全部歐戰紅利。
但此時挑起危機的人卻出現分歧,主要原因就是羅斯柴爾德不知為何突然放棄控制中國央行的想法,答應楊秋的條件。一心想要和他爭奪金融老大位置的摩根等美國財團卻很不滿,眼看連楊秋都回武昌,以休息名義退避的時候,居然要放棄到手的成果,誰會願意?就在雙方爭執不下時,內部分量最重,也是最隱秘的一群狂熱分子突然表示,無條件支援羅斯柴爾德的選擇!要摩根也放棄控制中國央行和貨幣權的想法,接受目前的合約。…;
摩根對此非常憤怒,他的確可以利用製造業和金融投資繼續逐步滲透一個國家的經濟,但那種速度太慢了,哪有製造危機然後強迫對手簽訂經濟援助協議來的簡單直接?但在羅斯柴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