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這位的能量的,只要他想要的東西,幾乎就不可能空手而歸。
沃爾特考慮了一下,因為皺眉的動作使五官擠到一起愈加滑稽。但又有誰敢笑這位翻手間就能掀起驚風駭浪的矮個子中年人呢?時間一點點過去。直到看不見楊秋的專車後他才鬆開眉頭,抬起頭緩緩說道:“它擁有我們想要的東西,短時間內我們必須和他建立不錯的關係,而且我認為在這樁交易中我們沒有害處。”
威茲曼想想也對。價值數億元的35%油田股份完全算白送,需要付出的不過是說服莫里斯公司出售技術,或者直接收購莫里斯公司。至於殼牌公司完全不用太擔憂,至少就他所知無論是美孚還是殼牌,羅斯柴爾德家族都插手其中,說服兩家甚至英國議會都不算什麼難處。
但貝祖貽卻很擔憂,坐在車上還再問:“副總統。35%的油田股份可不是比小數字,就算沃爾特出錢也最多幾千萬而已,大部分後期建設都要我們來承擔。是不是太多了?您說的那個汽車公司真有那麼重要嗎?”
“重要!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獲得技術,或許三五年內全國製造業水平就要狠狠上個臺階!”
貝祖貽張大嘴巴,暗想到底是什麼技術能讓楊秋都心動寧願付出大代價得到。他那裡知道,莫里斯汽車公司早就落入了楊秋眼中,不是因為它生產的發動機有多先進,事實上這家公司的發動機技術未必能超越從正在從萊茵蘭計劃中吸取man公司和梅賽德斯技術的漢陽等廠。但這家汽車廠卻有一項東西是劃時代的!…;
世界第一條氣缸加工自動流水線!
前世身為大眾公司員工,他在德國參觀大眾公司百年回顧展上就看過英國考文垂莫里斯汽車公司的資料。這家公司規模並不大,卻在1923年初研製出世界第一條自動化發動機缸體加工流水線。整個流水線長達55米。由53臺電動馬達驅動的自動機床組成。工人們只要按照工序生產,平均每4分鐘就能完成一個氣缸的全部加工工作,而且精度還非常高!這就是說如果滿負荷24小時運作,單條生產線一年就能完成131400個缸體加工,用於加工12缸水冷發動機的話,全年可完成1萬臺的缸體加工!換做國內正在大量製造的手扶拖拉機用的單缸柴油引擎,就是一年十萬臺的量!
所以這項技術一直被高度保密,直到1926年美國工程師在參觀該廠時才被外界知曉,於是該工程師回到美國後就立刻帶動大家,與1928年研製出美國第一條自動汽車(其實還不算全自動。只能算大部分自動)生產線。而這位工程師所在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道奇!有了這套自動生產線後,道奇公司將製造一輛卡車工時縮短一半,每條線每天最高可製造150輛卡車,年產量比當時福特公司還高,從此奠定卡車製造業霸主的地位。
中美之間的機械水平就目前而言沒有可比性。臺灣島級重巡洋艦上的自產裝置大都是靠外國工程師手把手傳授才能製造。如果按照正常流程,道奇公司要到1926年才能得知這項技術,到1928年報紙宣傳後世界各國才知道全自動技術存在,到1931年美國金融危機加深後美國各家工廠才迫得已紛紛出手自動化機床和生產線,那麼等利用危機引入中國至少要到1932年。再加上吃透,仿造等等耗時,就是說至少要等1935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拿出自己的全自動機床。
需要繼續等待12年之久!
現在看似白白送掉價值數億美元的股份,但卻可以提早12年拿到自動化技術。圖紙和成套裝置搬回國後,就能立刻組織全國力量來專攻自動化技術。最多五六年肯定能出成果,也就是說按照歷史發展的話,中美將在自動化技術上平起平坐!
這是多麼重要的事情!當年回來時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收復國土,擺脫桎梏,為中華民族拓展生存空間,並提前完成工業革命從此崛起於世界之林。第一和第二已經實現,第三條正隨著蘇門答臘油田時間開始後,中國資本第一次堂堂正正向外輸出慢慢成真。如果再拿到自動化技術。就等於和美國同步進入以自動化和電氣化為龍頭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
當17種基礎機床全部實現自動化,還有什麼不能暢想的呢?在自動化的研製過程中,又有多少延伸產品能誕生出來啊!用一點點錢換取節省一代人的時間,怎麼說都值了。
但被埋在骨子裡的貝祖貽還是擔憂:“副總統。協議要不要寫明股份不能轉讓?要是他們拿到股份隨手轉讓給殼牌公司怎麼辦?”他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楊秋卻信心十足:“或許有一天他們會出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