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寧全都面色難看,他們旁邊坐著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兩位元帥,還有被召回的沙波什尼科夫大將、莫託洛夫和貝利亞等人坐在左邊。
貝利亞悄悄看了眼臉色發黑的斯大林。暗暗打定主意今天要少說話。不過話說回來,斯大林也的確是有理由憤怒。一場失敗其實不可怕,丟掉五萬士兵也不會讓已經超過300萬的工農紅軍傷筋動骨,只是這場失利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不僅震動國內,讓那些反革命販子蠢蠢欲動,還嚴重挫傷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熱情。
如果不是南線還在控制中,現在甚至已經可以宣佈失去被認為亞洲最後希望的印度gc黨了!
要知道現在戰爭規模還被雙方默契的控制在阿富汗這個小圈子裡,如果按照此戰的表現,一旦全面開戰,漫長的東方戰線還能擋住敵人嗎?中**隊能克服阿富汗山地後勤,就不能克服天氣障礙?更讓斯大林氣憤的是,昆都士戰役中除了常年駐守在外的71師和爭奪城市時表現不錯的朱可夫57師外,其它部隊根本就沒一點鬥志。尤其是耗資巨大組建的第36摩托化步兵師,更是才打了幾天就舉手投降!要知道,整個東方戰線也只有三個摩托化步兵師,36師曾被認為是僅次於坦克師的絕對主力!可就是這個絕對主力,在巴格蘭白送給對手一百餘輛坦克,三百多支機槍、上百門大炮和六百多輛卡車!!
除了對紅軍作戰能力下降的怒火外,中國國防軍優勢的技術裝備更是讓莫斯科隱隱發寒。安裝70毫米炮的中國新式坦克一出現,就將十年來製造出的兩萬多輛bt5、bt7和t26等坦克全部掃入垃圾桶!而“化蛇”戰鬥機,更是讓蘇聯的伊…15和伊16成了靶子。在坦克師的編制和戰術上,國防軍也展現出非常高的造詣,說明對方研究坦克和裝甲作戰的時間,要比圖哈切夫斯基等人還早!這種技術上的巨大劣勢是無法迅速彌補的,所以更讓每個人心頭都沉甸甸的壓了塊大石。士兵能招募,蘇維埃的精神可以振作,但總不能讓士兵們用木棍去對付子彈吧?
在座的人原本都以為,工業規模已經居歐洲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雖然進展緩慢但好歹在進行中的蘇聯肯定比白手起家的中國發展得快,最起碼也是持平。卻沒想不知不覺中人家已經建立起了巨大的技術優勢,這些技術即便是放在英美都毫不落後。要知道!蘇聯即使經歷數年的內戰和清洗,卻依然保留下了數十萬接受西方工業教育的知識分子,各類學術學科人才超過十萬,技術工人一百餘萬,還有沙俄留下的五百萬噸鋼產量的底子。而同時期的中國卻只有寥寥幾千所謂的洋務留學生,幾家利用歐戰各國援助建立起來的工廠,識字率連蘇聯最偏遠的地區都不如!
所以這個耳光打得太響了!提出工業強國,提出五年計劃。創立舉國工業體制的蘇維埃卻比不上目不識丁白手起家的中國,將來還怎麼直接對抗更強大的英美?這種挫敗就像是登上一座高山,自以為站在世界最高峰,吶喊高呼興奮雀躍時,卻突然發現遠處居然還有座更高的山,山上的人仰著頭,對著你吐出四個字。
“你還早呢。”
臉都沒地方擱了!
至少在這個會議室內,已經有人懷疑斯大林的舉國工業體制到底合不合適。為建設工業,違背自然規律。耗費百億盧布,革命清洗數百萬的富農,這些代價真值得嗎?貝利亞偷偷地看著斯大林,悄然間將背往後縮了縮。繼續埋在那個現在還無法撼動的身影后面。
“。。。。。。戰線已經穩固下來,我已經下令從裡海和高加索抽調5個師加強阿富汗南線力量,從西南軍區抽調3個師和1個坦克軍增強鐵爾梅茲的防禦。”伏羅希洛夫講解戰況時,不斷地用眼去看斯大林。也不知道是害怕還是希望得到指示。但斯大林這次卻很反常,除了臉色差點外,語氣居然非常的平和:“沙波什尼科夫同志。你剛從那裡回來,說說看情況吧。”
沙波什尼科夫站起來,一臉的頹色。他是斯大林最信任的軍官之一,素有紅軍大腦之稱,但這次卻栽了個大跟頭,而且這個跟頭還讓他無話可說。別人眼中他此次上陣有些倉促,時間上來不及作出調整和防禦。但他卻很清楚,自己抵達時,中國國防軍同樣沒準備好,後勤嚴重的不足,但人家卻一邊打仗一邊調整,硬生生的利用快速壓迫式戰術,吃掉了自己近五個師的力量。
但這些話怎麼能說出口呢?他不如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等人個性鮮明,卻是蘇軍中最懂得進退的將領,既然斯大林故意的不追究責任,自己何必去揭開傷疤。所以只介紹始終圍繞在兵力部署和武器裝備的不足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