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語般的說道:“上一次戰爭,他缺乏後勤。國內不穩,連日本的威脅都沒消除就敢派兵歐洲。現在已經有了艦隊,有非常棒的飛機,他還會害怕嗎?他現在恐怕是在考慮如何處理和英國的關係。和很多人一樣,他也希望得到英國的龐大遺產,希望插手阿拉伯和中亞,但這些都繞不開英國。所以他在等待,如果張伯倫首相需要他,那麼他就會全力進攻蘇聯,如果不需要。。。。。。我想不出他會幹出什麼瘋狂的事情。”
“他和張伯倫不同。後者是在用妥協和綏靖將戰爭往外推,而他是用展示肌肉的方式,告訴斯大林別來惹我。我在想,他一定希望避開蘇聯和日本,以便讓歐洲打得更激烈,讓日本破壞得更徹底,甚至很願意看到我們也被拖入漩渦。可惜,他遇上了你。。。。。。。”霍普金斯開著玩笑的恭維道:“撤出菲律賓,會讓日本和中國的利益重疊。當日本南下後,這裡會成為衝突前緣。那個時候,日本就必須先解決中國才能對付我們。一旦日本南下,斯大林會認為日本開始履行夾擊條約。為穩固他的地位,掩飾之前的失敗,他肯定會下令報復和進攻中國,甚至會搶佔中國在阿拉伯的地位!所以楊秋需要面臨一個兩面夾擊的局面。不得不被迫的捲入更深的戰爭中。”
羅斯福點點頭,為引誘日本南下攪局,他已經做出非常大的讓步。如果不是因為經濟危機和孤立主義盛行,光是丟掉菲律賓就足以讓國會彈劾自己,至今麥克阿瑟都不肯原諒他,就是這個道理。
霍普金斯繼續道:“日本距離中國太近,除非能打掉中國的兩支艦隊和沿海全部的造船能力,否則我不看好能獲得勝利。所以楊秋和您的目標是一致的,你們兩個甚至像兄弟般令我驚訝。但他希望日本在南下後先和我們衝突,而您。。。。。。一定希望看到中國海軍癱瘓的景象。所以要做的,就是削弱蘇聯,讓歐洲四分五裂!至於太平洋。。。。。。北京和東京的這場戰爭至少需要兩到三年,只要把握好時機重回菲律賓,那麼我們就贏了。”
羅斯福確實希望中日大戰,消耗雙方減少美國稱霸太平洋的麻煩。但這是他心中的秘密,被霍普金斯捅破後,臉上也有些不好受,笑道:“哈里,我真該讓你當我的將軍。”
“將軍?呵呵。。。。。。。我可不想被麥克阿瑟踢我的屁股。”
羅斯福也笑了,問道:“那麼現在我們該做什麼呢?”
“這點你比我更清楚。”霍普金斯站了起來,神色慢慢的嚴肅:“楊秋是個國家至上的人,只要確保中國能得到足夠利益,他就不會去破壞最基本的遊戲規則。但蘇聯不是!他們已經完全並徹底的破壞了自由世界的規則,將人劃分等級並進行獨裁!如果蘇德真的走到一起,那麼。。。。。。美利堅合眾國將見到一個可怕地歐洲,一個破壞性的歐洲!如果連英國都最終淪陷,美國會迎來一場災難!
富蘭克林!
在重劃勢力範圍的前夜,每個國家的口袋裡都揣著一打協定,我們大家都已經做好進行和接受叛賣的打擊。議會的爭執和口水只是浪費精神,利潤才是資本世界的唯一準則。為了現實與潛在的紅利,任何手段!任何結盟都有可能發生。在這點上,蘇聯、德國已經做出了榜樣。楊秋同樣理解深刻,所以他還沒打斷任何一條路。他可以和德國聯手,可以和英國坐下來談談,甚至可以去向斯大林妥協!這三個選擇中的每一個,最終的宗旨就是最小代價,最大收穫!對於我們美國來說,蘇聯、德國和日本註定是破壞者,而英國、法國和中國都是潛在的對手,所以應該讓他們去消耗,去打破,去建立!但絕不能讓任何一家退出遊戲。”
霍普金斯鏗鏘的聲音中,羅斯福將輪椅推到視窗。華盛頓正在經歷第二波經濟危機,在這個時候他的確迫切的希望戰爭爆發,唯有借戰爭大量出口才能真正的讓美國重生。但問題是,戰爭的規模有多大呢?什麼時候插手?怎麼插手?是蘇德橫掃亞歐,還是中德猛攻英法?或者是中英法借戰爭機會,徹底的消滅德國這個歐洲隱患,再趁機一口氣消滅紅色威脅?
這一刻,他彷彿置身一座空曠而單調的迷宮,有著無數種的選擇。萬幸的是,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強大工業能力,美國還有足夠的機會掌握命運,而歐亞那些處於衝突第一線的國家,選擇的機會已經很少很少。想到這裡,他緩緩的扭過頭,不等說話,霍普金斯已經猜到了想法,微微的一笑:“我知道,你一定想把我趕走!好吧,記得報銷船票,去一趟中國和蘇聯需要花很多錢呢。”
。。。。。。
霍普金斯笑著,灑脫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