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
不過他並沒被衝昏頭腦,每每看到西北地區的荒涼山野,感受顛簸厲害的道路,總是能湧起更多急迫感。有時候連他都在想。如果當年採用蘇聯模式。以民國的人口優勢,或許今天的國力還能再翻一倍。但這個念頭升起後又很快被壓滅,因為他實在是找不到辦法控制伴隨蘇聯模式壯大的官僚集團,甚至今日的國社都已經讓他暗暗擔心,所以才故意扶持汪兆銘等人把握實權。
胡思亂想二十分鐘後,車隊抵達了目的地。
從嶽鵬口中得知準備策反古比雪夫的事情後,蔣方震就沒睡過好覺,原本立刻就想找楊秋,但因為當時麥克阿瑟和美軍代表團都在。所以沒找到機會。直到演習結束後宋子清陪同美國代表團繼續前往安集延等地參觀,才拉著嶽鵬找楊秋希望問問清楚,但沒想到剛見面就又被拉到這裡。
雖然是總參人員,但久居國防大學的他顯然對龐大的黑計劃知之甚少,所以當推門下車見到秋恆和冷傑後,頓時感覺這裡很不尋常。不由自主拉住身後的嶽鵬:“子安,這裡是。。。。。。。”
“鈾礦和加工基地。”
“鈾礦?幹什麼用的?”很顯然,蔣方震對鈾礦和其背後的意義完全不懂。其實別說他了,目前世界上懂這些的都找不到幾人。
“參謀長,校長。”
秋恆見過楊秋後,立刻跑來向兩人敬禮。見到嶽鵬也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蔣方震乾脆指著遠處兩根高大的煙囪。直接問他道:“秋恆,這裡是做什麼用的?那邊。。。。。。是什麼工廠?幹嗎建在這種荒僻的地方?”
秋恆僅僅是3010計劃總負責人,技術方面尤其是核技術完全是門外漢,所以話到嘴邊也發現毫無頭緒。乾脆說道:“嗨!這麼說吧,其實我也不懂,校長您乾脆等會自己問總統和冷傑。”。。。。。。總負責人都不懂,這到底是什麼專案啊!蔣方震真有種拿起磚頭砸人的衝動,只得拉著兩人追上正在說話的楊秋和冷傑。
其實要真解釋起來很麻煩,因為這裡是3010計劃核計劃中的石墨廠和鈾分離廠所在地。選這裡除了群山環抱非常隱蔽外,也因為這裡有亞洲最大的鈾礦,煤礦資源也很豐富,而且附近幾省都有大量天然石墨等資源。
冷傑沒注意到已經被包圍,指著遠處正在開挖的湖泊向楊秋彙報:“您看,那邊原來就是個小湖,面積和需水量都不大,所以我們準備將面積增大三倍,然後從附近引水過來解決水源問題。湖右邊就是在建的火電廠,將安裝四臺機組,預計兩年後能完工。前面就是鈾分離廠,最遲明年5月就能完工,石墨廠還要往前走5公里。。。。。。。”
“裝置準備的怎麼樣了?”
“第一臺國產氣體離心機已經由江南廠仿造成功,圖紙和生產技術都交給漢陽和瀋陽兩邊同時開工,照計劃兩年後就能湊足一套開工。我來之前還去了趟武漢理工大學,華羅庚說他們那邊已經快完工了,預計最遲明年8月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就能試執行,還說希望您到時候能親自去開機。呵呵。。。。。。我們現在就希望他能早點成功,真要是能達到每秒5000次的運算速度,就可以解決很多數學演算上的麻煩。”
“別總告訴我好訊息,說說困難,資金還缺不缺?”
“從現在看預算恐怕要比您預料的小很多。機器裝置的國產化都已經開始,遇到的問題大部分也能自行解決,我們設計的專用防輻射衣服也開始試驗。石墨廠和鈾分離工廠、重水廠這些都在建造中。目前的主要困難反而是理論,尤其是鏈式反應計算,反應爐(當時不叫反應堆)建造上的演算等,國內國外都是空白。所以我們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突破,但從我自己的經驗看,如果計算機能加入課題組,最遲三到五年就能完成全部理論構架,只要理論的架子搭建好,反應爐建設、製造核彈和最後的爆炸試驗其實都能很快完成。”冷傑帶著大家一邊視察,一邊彙報核工程中取得的成績和困難。
這些話讓蔣方震等人聽得雲山霧裡不明就裡,但楊秋卻津津有味,時而為取得的成績高興,時而又為理論空白皺眉。尤其是理論,是他最無法解決的。資料機中核彈圖紙多得是,連赫魯曉夫那種變態也不過舉手之勞,偏偏最基礎的理論和製造加工過程一片空白,都必須靠冷傑他們自行摸索。
不過當聽說電子管計算機再望後終於安心下來,如果能每秒執行5000次,大不了砸錢造個三五臺專門給核專案組,花三五年不停計算總行了吧?楊秋暗暗想著時,蔣方震終於憋不住了,尤其聽到爆炸試驗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