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部分(2 / 4)

小說:辛亥大英雄 作者:花旗

就在古鷹號瞭望手瞪大眼睛分辨黑煙型別時,羅勇一邊大吼一邊重重的揮下手。伴隨著他的命令。八門155毫米主炮同時噴出一團團碩大的火球,旁邊的兩艘永興級驅逐艦也用三門雙聯120毫米半自動高平兩用艦炮射擊目標。

煙霧中突然閃爍的橘紅色火球,嚇得日本瞭望手連連高呼敵襲。淒厲的叫喊讓古鷹號甲板亂作一團,三門雙聯230毫米主炮炮管還沒抬起,對面射速更快的155毫米和120毫米炮彈就不斷的砸在船體四周。炮彈落在海里,形成密集的水柱森林,爆炸盪漾起的餘波和波濤碰撞後,又碎裂成片片白點。“左滿舵,射擊!驅逐艦準備發動雷擊進攻。”鹿岡原平一看到對面黑龍江號早已橫轉的艦姿。腦海中就升起“電波探信儀”幾個字。因為只有雷達比人眼看得更遠,才能早早擺好進攻陣型。

其實日本雷達技術出現並不晚,在民國突破雷達技術後不久,日本也自行研製出關鍵的磁控管技術。甚至早於歐美。但日本高層對此卻並不重視,還錯過了從美國工程師手中購買雷達的機會。一來二去就這樣白白耽誤幾年,直到民國海軍登陸波斯灣,首次大大方方的將雷達安裝到艦船上。日本這才開始加強雷達研製。但時至今日也只有幾個樣品,距離裝備不知道還有多遠。所以廣田弘毅這次訪問蘇德,確立軸心同盟的同時。也肩負著從兩國採購雷達等先進武器裝備樣品的重任。樣品還沒回來,鹿岡原平不得不頂著炮火用更厚的裝甲來爭取反擊機會。好在古鷹號是一艘重巡洋艦,即使不能和各國新銳重巡相比,但比對面的圖門江級輕巡黑龍江號卻要好不少,所以仗著皮糙肉厚,他也下令轉向,以便讓六門主炮獲得最佳角度。“轟隆隆,轟隆隆。”黑龍江號保持著猛烈火力,但因為沒有安裝最新的火控雷達,所以需要在射擊中不斷修正彈道。“座標調整完畢!各單位記錄新炮擊諸元,全力對準第一艘!”幾輪過後,黑龍江號火控組就根據著彈點測算出新的火控諸元,隨著各炮紛紛調整,炮彈終於越打越準。

“射擊!”此時的古鷹號也終於完成橫轉機動,六門203毫米主炮同時噴出濃烈的火光。

古鷹號一開火,羅勇立刻分辨出這是古鷹級重巡洋艦,因為日本海軍中只有古鷹級安裝了三座雙聯203毫米艦炮(青葉級建造之初因為臺灣島級下水,所以調整為八門主炮)。但古鷹號的轉向還是來的晚了些,剛剛打出一輪齊射,幾枚155毫米炮彈就同時落在了前甲板上。激烈地爆炸中,暴露在外的日本水兵死傷慘重,連艦橋的裝甲都被射中。幸好這裡的裝甲很厚,才沒出現一開戰指揮大腦就被端掉的情況。

見到古鷹號被炮彈接二連三命中,三艘吹雪級驅逐艦率先加速準備實施魚雷進攻。吹雪級是日本海軍以小博大思想下建造的一款特型驅逐艦,為追求高速兼顧夜戰,艦體外形和噸位都非常小,導致艦體強度不足重心較高。直到“第四艦隊事件”後日本意識到小噸位遇上風浪容易翻覆,適航性也很差,這才重新增加噸位,將速度減到34節,增強了雷擊能力。和日本所有驅逐艦一樣,吹雪級具有強大的雷擊進攻能力,帶有三座三聯裝610毫米93長矛氧氣魚雷發射器。“修改目標!三四號炮位和驅逐艦對準敵驅逐艦!瞭望手注意右舷小心魚雷。槍炮,全速開火!”所以見到日本驅逐艦向自己衝來,羅勇立刻改變戰術,用下令三四號炮塔放棄第一目標,配合兩艘驅逐艦全力進攻三艘吹雪。

衝在前面的初雪號還沒進入93式氧氣魚雷的最佳射程,就被一串炮彈命中艦艏。但它最後還是和另外兩艦一起完成了魚雷發射。嗤嗤的幾聲輕響,二十七枚氧氣魚雷快速入水。由於氧氣魚雷發射後根本看不到航跡,所以羅勇一直讓人注意發射器,等瞭望手彙報見到發射時的白煙後,立即下令轉向躲避。

鹿岡原平沒想到對手這麼狡猾,魚雷剛發射就立即規避,氣得恨不能立刻拉近距離。此時古鷹號也終於收到第一個炮擊戰果,一枚203毫米炮彈準確擊中了黑龍江號左邊的永興級驅逐艦金銀島號。永興級是歐戰後海軍縮減開支的產物,安裝有三門雙聯120毫米高平兩用艦炮,一座四聯550毫米四聯裝發射器。但標準排水量只有1450噸,和吹雪級一樣適航性很差。好處是造價相當便宜,所以當年撥款緊張又急需驅逐艦的海軍一口氣訂購了十六艘。

燃起大火的金銀島號成了明顯靶子,連三艘吹雪級都將127毫米艦炮全部對準它猛轟。接二連三被命中幾次後,沒有任何裝甲的金銀島號終於撐不住,在艦長下令棄艦後不久沉沒於菲律賓海。

連楊國昌都沒想到,在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