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售價約150民元。按照這個補貼直接就砍掉3分之一!要知道此時無線電還是暴利產業,全世界最大的無線電製造商美國,成本也要45美元左右,海運抵達中國要增加20%成本,所以此次補直接就將世界最大的美國無線電製造商徹底擠出國內市場!…;
航空製造業最簡單,凡成功出售/出口一架飛機(不含軍用)。國家直接扔2萬補助金。
這是嚇人的!
手扶拖拉機不是履帶拖拉機,後者最便宜也要5000民元一輛,前者卻只要160民元。製造簡單不說,在採用標準化和半自動發動機生產線後,從1925年起全國年產量就突破5萬,第三個五年計劃結束預計要提高到15萬!按照這個計劃,等30年全國手扶拖拉機保有量起碼50萬,就等於一年要拿出150萬桶柴油免費送人。
但這還不是最嚇人的,更嚇人的是化肥和畜牧飼料扶持。根據計劃只要有商人投資化肥或飼料廠,中央和地方財政就會免費提供需要的建設土地,還直接按規模提供20萬至100萬民元建設金。老天爺,一家年產萬餘噸的化肥廠總造價也不過百來萬吧?
不錯,中國增速明顯的人口和逐步發展的農業和畜牧業需要這些東西,即使現在的基礎上增加十倍都未必夠用,可問題是。。。。。。自己這個總理手上一堆白條,要是再執行這個補貼計劃,估計欠款白條能把總理府淹沒掉。
想到這裡他就直苦笑:“副總統,您就不怕一夜間全國出現上萬家化肥和飼料廠?”
楊秋佯裝沒看到,說道:“歐美不都在補貼農業嗎?貝祖貽來電報說,去年美國政府補貼在農業上的數字是3億美元,相當於採購30萬臺履帶拖拉機或4千萬桶柴油呢。”
“美國的確補助3億美元,可您看看人家的稅收結構啊!”胡惟德心底腹黑,搖搖頭說道:“美國不同我國,工商已經佔全國賦稅大半,農民少土地也集中。再說了,您又不是不知道第三個五年計劃開支有多大!從1926到1930年,每年要向工商和基礎建設投入50億,農林水利(水力發電廠算水利)20億,政府運作10億,教育20億,軍隊10億。可去年全國總財政收入也才75億,其中30億還是地方財政。我只是先借來頂窟窿的,要是再。。。。。。。”
“不行,沒錢。”
到最後,胡惟德攤開手錶示沒錢。
楊秋呵呵一笑,乾脆攤牌道:“我給你出主意。首先補貼也不是要立刻開始,可以先討論具體怎麼推行,這樣等28年初就差不多了。還有一半年周旋。可以先讓財政部增加國債數量,南洋動盪華僑們肯定需要保值產品,就按照每年10億的比例來發。其次呢。你可以把國有輕工業都賣掉,只要部分持股確保工人利益就行。”
“輕工全賣掉?!”
胡惟德手一抖,啪嗒下巴差點掉在地上。瞪大眼睛像見了鬼似得嘴巴直哆嗦。不像是開玩笑啊!我的祖宗唉,雖然國家主要投資是重工業和基礎建設,但建國初年國有資本太弱,國家也投入很多在輕工業上,經過十幾年發展總額在20億左右,就算能繼續持股10%用於監管確保工人利益,但把好不容易攢起的家底賣掉,誰不心疼?
楊秋當沒看見,繼續計算:“這樣一來,五年就能湊足78億資金。相當於多了一年的總收入。最後再讓央行超發貨幣。每年增加10億配額,這樣就有128億了。還有,你看這個計劃的受益物件,製造企業很多,只要實施必定他們必定會擴大生產規模。透過稅收調節補助出去的錢也能回來部分。這樣算,每年多增加5億開銷不算離譜。”
“是啊,您當然不離譜,海灣、華辰、江南重慶漢陽。。。。。總資產都幾十億了。”胡惟德看著計劃書暗暗撓頭。這些話他可不敢說,但也不得不承認楊秋說的有道理,如果能用超發的貨幣維持補貼的確不算離譜。只要民國政府,經濟不斷增長,超發貨幣就有信用價值。何況白銀危機後民國是世界僅有兩個建立外匯管理制度的國家,白銀和黃金又被禁止交易,確定民元為唯一結算單位後,即使國際資本家明知超發也沒可能儲備“彈藥”來擠兌貨幣,最多就是在期貨和股票市場上圈點錢。…;
但他不知道,楊秋隱瞞了幾年後會出現問題的事情,更沒說其實這個補貼計劃是後世共和國農機下鄉和微縮版的羅斯福計劃的結合體。這次除了要刺激農業增長,增加農民收入,用訂單刺激工業外,也有實驗新政是否會水土不服的意思在裡面。
這麼做主要是因為他本身不懂經濟,對一個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