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還加強了空軍和重型武器建設。光去年就製造了2500架各類飛機和1500輛坦克,其中的tb3轟炸機並不輸給我們的雷公轟炸機。
而且這兩個國家簽署了對付我們密約,經濟互補很有優勢,光去年日本就像蘇聯輸出3萬臺各類機械裝置換走了鉻、錳等貴重金屬30萬噸,還有500萬桶石油!聯手對付我們的趨勢很明顯!
阿富汗一戰已經證明,未來誰能掌握天空。誰的技術好,誰贏得下一次戰爭的機會就大!所以我決定,從明年起軍費將逐步增加。除用於組建新部隊,提高訓練水平外,也將對材料、電子偵測、聲納、通訊、航空、動力、計算機、活塞和噴氣發動機、火箭等專案,以軍方的名義每年每個大專案投資600萬民元,持續15年!組建國防部技術辦公室,專門負責跟蹤國外先進技術,挖掘國內新興產業,監管剛才那些專案。”
楊秋對技術的追求熱情是任何人都無法相比的,何況國防軍本來就是技術優勢的受益者,將軍們誰不希望手裡的傢伙比敵人好?所以大家都支援這個決定,但對很多新名詞卻聽不懂。程壁光見到裡面居然沒什麼海軍專案,急的問道:“副總司令,裡面怎麼沒有我們海軍的專案呢?艦炮,裝甲這都是要啊,機械計算機我們不能是能造了嗎?還有這個電子偵測和噴氣發動機是什麼東西?”
楊秋笑笑,沒直接回答而是喊了聲:“秋恆,你給大家解釋一下。”
“到。”
正在作筆記的蔣方震抬起頭,望著秋恆走上講臺。他對這個三十多歲上校太熟悉了,當初就是秋恆跑道江蘇,代替楊秋來邀請自己加入國防軍。
與一線軍官相比,秋恆幾乎是名不見經不轉,但大家可不看小看他。二十多歲就能負責起協調英法,將幾十萬赴歐西線遠征軍後勤打理的井井有條,全國上下都找不出幾人。戰後又被送往法國專門進修軍隊後勤,如今已經是國防軍中最好的後勤管理能手。除了後勤外,他還負責管理國防部的投資專案,全**工研究專案絕大部分都在他腦袋裡裝著,新設立的“技術辦公室”幾乎就是為他量身打造。
秋恆走上講臺說道:“程司令員剛才說的艦炮和裝甲其實主要都是材料問題,這個已經包括在材料大專案內。偵測、電子計算機和噴氣發動機都是司令員攜手龍盟已經開始的新專案。偵測包括很多,遠端照相機、彩色膠捲,還有靠無線電波發現幾十公里外飛機軍艦的新式偵測器都在其內。我們現在用的機械計算機速度和效率太慢,所以明年起會組織國內專家,還將聘請一些外國專家研究電子訊號計算機,第一步目標是要一秒鐘內計算5000次加法。。。。。。。”
幾十公里外發現目標?!
一秒鐘5000次加法?!
會議室內鴉雀無聲,每個人都浮起一個念頭,連宋子清和嶽鵬等人都不例外,暗想:難道自己已經老的落伍了?!!楊秋懶得多解釋,很多事情已經不是面前這代人能掌握的了,所以沒等大家反應過來,就再次拍拍手。
清脆的掌聲中,劉明詔、秉文和參加過歐戰和阿富汗戰鬥的空軍王牌飛行員賀寧三人走了出來。“還有件事!我已經授權他們三個從陸海空和中央警衛師中抽調部隊共同組建“三軍藍劍旅。”
三軍藍劍旅。。。。。。這又是個什麼玩意?
把後世藍軍的含義解釋一下,楊秋說到:“藍劍旅所有戰術、裝備、作戰方式由我親自負責,陸軍基地設在狼山,海軍設在雷州半島。從明年起,三軍每一支部隊都要輪流和他們打演習戰!不管是你們自己選出來認為最好的部隊,還是藍軍旅每月隨機挑選的部隊,只要街道安排就必須嚴格當實戰來要求!
而且我醜話說在前面,那支部隊輸了,從他們的師長到連長各級軍官罰餉1個月!停止半年全體人員休假!各軍和戰區司令少將以上級軍官。。。。。。誰下面的部隊輸一次,就自動資助秋恆100元科研經費,個人停止軍供香菸等生活補貼1個月!”藍劍旅這種新對抗方式的確讓大家暗暗稱讚,但不知為何楊秋再次掃來的目光和嘴角笑容卻讓所有人都感覺頸脖發涼。
“秋恆,訂購募捐箱時要大點,就放在我辦公室門口!太小了。。。。。。我怕我的將軍們裝不下。”(未完待續)
第631章 美國來電
玩笑聲中,從1920年起的新軍事改革落下最後一筆。楊秋也用許諾增加軍費開支,加強軍隊裝備和訓練為自己明年上臺做好鋪墊。
改革結束後,取消了師轄旅、旅轄團這種多層繁雜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