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桶,也就是說至少要在目前基礎上翻4倍!
4倍!這是什麼概念?就是說即使中國國內現有油田產量提高三倍,因運輸和提煉成本高昂等原因,海外石油供應依然不可短缺的。更要命的是,楊秋崛起後用武力和強硬手段打壓一切國內矛盾,全心全意發展經濟的行動,已經徹底激起這個古老國家的活力。經濟發展速度甚至超出其本人的預期,光是海運業,截止去年註冊的船隻總噸位就高達510萬噸,僅此一項就需要消耗天量石油。
所以連mi6的報告都說,經濟危機其實是救了楊秋。如果沒有這次強行急剎車,或許楊秋要面對的就是經濟過熱,基礎建設卻滯後而產生的強烈社會矛盾,現在他卻能透過危機調整修正,然後加強基礎設施和教育的投資。
這傢伙真是好運!
麥克唐納心底暗暗苦笑,抖了抖手中的報告深深嘆口氣:“太晚了。”
是太晚了!坐在對面的亨德森最明白這三個字的意思,如果情報部門能早點提供這份報告,那麼就不會有沙特危機,英國會強忍下這口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戰略的最高境界就是威而不打,始終卡住對手脖子讓他們緊張,所以控制著楊秋所有海外石油通道的英國完全沒必要這麼快撕破臉。但歐戰後情報預算的減少,遲鈍、傲慢自大和虛榮心導致對外部世界的漠不關心,最終忽視了這份重要的資料。
現在後悔太遲了,楊秋已經把勢力圈分割的爭奪上升到對中國的敵視和近5億人口發展的扼殺,他的“石油通道紅線論”徹底激起了中國的怒火,也讓英國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一墜千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