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3 / 4)

小說:辛亥大英雄 作者:花旗

彈形式,一戰面對德國大縱橫塹壕無可奈何地英國用盡辦法,除了人所皆知的毒氣坦克外,也首次動用了鋁熱燃燒彈。

但鋁熱燃燒彈價格實在是太貴,財大氣粗的英國也用不起,最後不得不繼續使用便宜的毒氣炮彈。楊秋也用不起,甚至完全辦照後世標準白磷燃燒彈也不行,因為白磷製造困難,儲備和加工更是價格昂貴。還好他前世學的東西沒忘記,即使不用資料機也能拼湊出一些效果很好的縱火材料。…;

下瀨火藥的縱火能力比tnt強很多,北洋當時有幾十噸的儲備,白磷雖然困難但老祖宗就用過,土法生產也能造出一些,最後再加入硫化橡膠粉末。雖然工業化硫化橡膠還有一段路要走,可實驗室已經拿出了產品,最後再從重慶弄些鋁粉,用粘稠劑將這些混合固化,形成一顆顆直徑一毫米左右的圓球填入炮彈。當炮彈中央藥柱爆開膨脹後,會瞬間將這些顆粒擠壓成粉末撒向四周。根據實驗資料,這種簡易縱火彈的威力能達到二戰標準白磷燃燒彈的6成,鋁熱燃燒彈的3成。

當然,這其中具體的加工工藝、流程和配方都是絕對保密的,特種炮彈填裝廠更是被搬到了湖北和重慶交界的大山中。

可即便想了這麼多辦法,楊秋同樣為高昂的價格頭疼,在實現化工材料大規模工業化之前燃燒彈絕對是耗錢的東西,以目前的105毫米縱火彈為例,每枚價格是國防軍標準tnt高爆彈的7倍,這裡面除了加工難度高耗時耗力外,炮彈儲存和運輸的成本更是大頭。

兩枚一組的炮彈箱需要加固木板,中間還必須有固定托架防止移位碰撞,空隙處需要填滿鋸末或者乾草,就算用便宜的乾草也需要磨碎充實壓緊。因為下瀨火藥極不穩定,摻入了磷和其它材料後更是危險,所以最後運輸時需要儘量使用水路和鐵路,如果是長時間顛簸那樂子就大了,所以卡車運輸已經被禁止,寧願靠人力獨輪推車也比卡車好。

因為新增不少腐蝕性化學成分,縱火彈不耐儲藏,溫度、溼度的講究比穩定的tnt炮彈嚴苛幾倍,面對這些現實壓力,楊秋也只好妥協僅用於攻堅。

轟!

一聲整天巨響中,遠處虎山要塞炮臺上發生了劇烈爆炸,一門120毫米岸炮被連根拔起掀飛到了幾十米高空,日本炮兵致命的弱點被火焰無情打出了原型,堆積在大炮旁邊的炮彈成為了壓垮要塞的最後一根稻草。

整整2500枚105毫米縱火彈,每枚有效殺傷範圍為100平方米,理論上這些炮彈可以覆蓋62萬平方米的範圍,除去疊加損傷依然可以達到40萬以上!

一個要塞才多大?

等最後一個彈藥箱被搬上船回收時,整個虎山要塞上都已經看不到人影,一聲比一聲響的爆炸連綿不絕,片刻後連左側一截古長城都猛地垮塌了下來。所有看到這一幕的39旅官兵都倒吸口冷氣!不少北洋籍軍官到現在才明白,北伐時楊大司令是多麼手下留情,要是把這些炮彈砸在信陽上空,十萬大軍都不夠人家燒的!

“旅長。。。。。是10師的戰旗。”

炮火結束後不久,虎山要塞下就鑽出了一個步兵團,軍官從旗幟上認出了那是從熱河趕來的第10步兵師袍澤。只不過陳裕時此刻那還有心思和10師搶功,望著火焰熊熊的要塞他已經後悔死了。

穿軍裝這麼多年,他頭次感覺羞愧。

一個軍人,不研究先進軍事技術和戰術,卻把太多心思放在場外這還是軍人嗎?現在他開始後悔,要是在日本留學期間好好學習軍事,然後學宋子清、蔣百里和張孝準他們這些人去更先進的歐州強國深造。。。。。。還會出今日這種“笑話”嗎?可笑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大一批人以為日軍是多麼了不起的軍隊,是世界強軍的風範,現在活生生的事實就在面前,在強力炮兵和新式步兵面前,他們連菜都算不上!自己。。。。。。。太井底之蛙了!當初民黨也是短視,一切都把日本捧上了天,現在才知道,到底是誰在拖人家楊秋的後退,要是辛亥後他能立刻統一全國,恐怕現在重炮團能普及到每個師了。…;

不管陳裕時如何後悔自己沒專心軍事,都改變不了九連城虎山要塞易主的現實。

6月3日,寺內正毅抵達旅順當天,九連城要塞失守,駐紮於此的日軍兩個大隊全軍覆沒無一人逃生,以至於一直到鴨綠江對面的新義州白馬山山頂日軍觀察哨報告虎山要塞上空升起了國防軍飛虎旗才得知丟了要塞。

從熱河遠道而來的國防軍10師31旅,12師39旅,14師43旅和101師1011旅1個團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