懾。如果沒有追商,他哪裡去找那麼多借口殺人?殷破山也是如此,只要叛軍在黃牛河北岸還存有一定的實力,羅耀就不用被人指摘停滯不前。大勝的事實在,殺敵過十萬,朝廷裡的人誰也不能否定。
所以方解要想躲開羅耀,就必須往北。
可現在方解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自己手裡已經有了五千兵力,在叛軍的地盤上只要小心應付,自保不是問題。可這五千人中,山字營對他的忠誠已經差不多。黃陽道的民勇未見得願意離家遠行,他們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才沒有解散跟著方解的。若是方解拉著他們去狼乳山投靠旭郡王,這四千人未必保持的住方解好不容易才獲得的尊敬。
現在西北諸道,不只是叛軍為禍。相對來說,對百姓危害更大的是亂匪。不少善良的百姓失去自己的家園之後,就開始走上一條曾經他們厭惡憤恨的路。流民變成了亂匪,劫掠其他地方的百姓。
其實李遠山一直在約束部下,他要的是長久的穩固而不是一時的利益。百姓若是對叛軍恨之入骨,他也無法立足。但一開始勢力膨脹的太快,約束很難做到。叛軍在搶,亂匪也在搶,局面已經這樣,想一時之間搬回來就是天方夜譚。
所以方解才會選擇芒碭山。
芒碭山距離黃牛河不遠,黃陽道的郡兵們的牴觸也不會太強。芒碭山又夠大,羅耀的人想找到他不是容易事。缺少糧草補給的叛軍更不會進山,他們需要去劫掠新的地方來補充。
方解這段日子裡腦子根本就沒閒著,一直都在算計著每一步的路該怎麼走。他看不到太遠,看不到後天大後天,但他可以看到明天。
“咱們先在山裡休整幾天。”
方解展開地圖看了看說道:“殷破山的人馬退守到了清河口附近,羅耀沒有派兵緊逼,不出意外的話羅耀的大部分人馬還是會退回黃陽道的,大內侍衛處暗中打探來訊息,欣口倉已經被葉近南率軍搶了。我猜測,說不定左前衛還會有大隊人馬從雍州往這邊開拔。”
“為什麼?”
卓布衣問道。
“羅耀圖謀欣口倉的目的是什麼?”
“肯定是糧草啊。”
“為什麼?”
“這還用說,肯定是雍州的糧食不夠吃……你是說,羅耀要把養兵的地方要從雍州轉移到黃陽道來?”
“嗯”
方解點了點頭:“西南諸道雖然富庶,但窮雍州方圓千里之力,也就勉強夠養活羅耀那五千重騎。重騎的戰力不容置疑,但那根本就是燒錢的東西。西南是羅耀的根基之地,羅耀不敢逼的太狠。若是對西南加重賦,刮地皮一樣來養兵,得不償失。可羅耀不止有重騎營輕騎營,還有誰也不知道有多少的龐大兵力。”
“而且,畢竟雍州太過偏僻了。已經是大隋最西南邊陲,不管是向西北動兵,還是向別的地方動兵,黃陽道遠比雍州要適合。順著黃牛河就能直通長江,過了長江一馬平川……”
陳搬山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話題,心裡還有些不適應,所以一直沒有開口,臉色也有些難看。
方解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之所以不避諱你,是因為我信得過你。你應該知道,就算羅耀實力再強大,他面對的可是一個更加強大的帝國。皇帝就算不要西北三道,也不可能捨棄西南。到時候朝廷傾盡全力對付羅耀,左前衛未必還能百戰百勝。到時候會死多少人,會有多少家破人亡其實你心裡都明白。”
陳搬山點了點頭,還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其實當初我帶著山字營出來,何嘗不是想多活一些人命?”
方解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就算羅耀有百萬大軍,可他只有西南諸道支撐,早晚有財力斷竭的時候,可大隋如此龐大,朝廷的後背力量遠比左前衛要大。如果羅耀真的反了,我不認為他能成功。”
“所以,我才會想方設法的從左前衛脫離出來。”
“將軍考慮的沒錯……”
陳搬山嘆了口氣:“只是山字營計程車兵,家眷也差不多都在雍州,如果大戰真的開始,不知道要多久回不去。”
方解能理解他的心思:“看看吧,我總覺得陛下不可能對左前衛一點提防都沒有。據說朝廷調動三十萬戰兵,百萬民勇已經開拔,陛下御駕親征……難道陛下真的就覺得,民勇比戰兵還好用?江南的戰兵最少還有數十萬之巨,這些人馬也早就能調動了,為什麼不調?”
陳搬山一怔:“將軍的意思是,陛下早就在安排對策了?徵西不用戰兵,是因為陛下是故意留著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