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2 / 4)

行裝和護衛人員先行,其他的人員和行李隨後慢慢過去。

最忙碌的還是應酬,官場中的人最重要的是見風使舵,一些愚鈍的人只知道張陵調到涇州,雖然是升了半品,可以他們看來卻是明升暗降,自然不當回事。但稍有腦子的人都會想到涇州的地理位置和李世民的戰略意圖,尤其是從派內侍親自過來傳旨,就知道了張陵在他心中的份量,所以大多數人都過來賀喜、邀宴,而那些訊息靈通的商人們更是一張張的請柬如雪片般的進入張府。

“婉姐,我們還是早些上任去吧,再呆下去,恐怕沒有死在與突厥人作戰的戰場,先要在滄州的酒桌上醉死了”張陵訴苦道。

“呸呸呸,大吉大利,說什麼呢?”

小婉不滿地瞪他一眼,“既然如此,我們收拾一下早些起程吧。”

說走就走,雖然說是輕裝簡從,可也有三輛大車,都是那種再草原上使用的特製車輛,不但能載人載物,而且裡面還可以睡覺,隨行的人除了張有和紫鵑、雪雁之外,還有八名護衛和黑虎、黑豹這兩頭獒犬。

十二月二十日,一行人在滄州南門,與前來送行的滄州官員和那些商戶告辭。

令他們想不到的是,滄州的百姓不知道從什麼途徑也知道了這件事情,同樣是來了許多人,送送張陵這個給他們帶來好生活的人……老百姓是最實在的人,他們記得誰對他們好,不僅僅是滄州的百姓,那些逃難來的邊民也來了許多。

張陵自從來到滄州之後,大力改善百姓們的居住環境,尤其是治安方面,雖然不至於路不拾遺,可百姓們再也不用擔心那些橫行鄉里的地痞,而且推行新農具的使用,發展商業……就是碼頭的使用,給許多無地的人提供了工作的機會,這在現代也是非常難得的,何況是那個時代,如果的滄州和三、四年前的滄州已經大不一樣,其繁榮在河北道來說,是首屈一指的,再過兩年,鯰魚灣碼頭比得上泉州的碼頭了。

也不知道是誰在人群中喊了一聲:“張大人在滄州幫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沒什麼好報答大人的,在這裡磕一個頭,祝大人一路順風”

這一聲當真是一呼百應,送行的數千名百姓都高呼一聲:“祝張大人一路順風”立時黑壓壓的跪倒了一片,只有滄州府的那些官員、商人以及張府的人站在那裡,臉上都是一片錯愕。

張陵激動得滿臉通紅,眼中甚至出現了淚影,拱著手連連說道:“諸位鄉親快快請起,張陵承受不起承受不起”

好不容易,人群才站起來,其中已傳來嗚咽之聲。

那些滄州府的官員們都低著頭,臉色如何別人都看不清楚,送行的人群中,身裹皮裘的厲如海對旁邊的兒子厲宗山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張大人雖然年少,卻是做到了這一點,前程不可限量。宗山,為父已經年紀老邁,力不從心,你卻正當年,一定要跟緊了這位張大人,則我厲氏富貴,再延續幾代也沒有問題。”

涇州(今涇川縣),因涇水而得不,治所在安定縣,領安定、靈臺、臨涇、良原、潘原五縣,轄境相當於今甘肅涇川、靈臺、鎮原以及寧夏固原東部等地涇水中游地區。

小婉前世是來過甘肅,卻沒有去過涇川,一路緊趕慢趕的,總算是距離涇州已經不遠。這一日正行走間,天氣忽然轉變,彤雲密佈,正在醞釀著一場大雪,連北風都變得低沉雄厚,似乎蓄勢待發,又或是被壓制了一般。

車隊在半路打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四輛大車圈了起來,車伕們開始將牲口的鞍韉鬆開,喂以水食,其他人則找了柴草,生起了篝火。

張陵有感而發道:“曾聽到別人說這裡如果困苦,卻沒有想到會是這般模樣,雖然不至於是十室九空,可這十里八村的一片荒涼,連客棧這等歇腳的所在都十分難得。”

寶兒籠著雙手道:“難怪爹爹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裡比我們滄州難看多了。爹爹,我們在路上看到的那些人,一個個眼神兇惡得跟咱們家的黑虎、黑豹似的,他們是壞人嗎?”

張陵和小婉對視一眼,不禁苦笑。他們這一路上路過的人煙稠密之所不在少數,剛進入關內道時也沒有什麼,可越接近涇州,那些人看著他們的眼神就越不正常。後來他們找了一個人探詢,答案卻是讓他們哭笑不得——

這幾年突厥人越來越放肆,頻繁騷擾地方,一般有錢的人家都將房舍土地交給了心腹之人打理,自己則舉家內遷,從來只見大車往內地走,卻是很少見大車往外走,所以他們的眼神才會古怪,而寶兒就覺得那些人的眼神異樣可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