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購糧食”的牌子,希望能有多餘的人家賣糧食給他們。
原本糧價是八十文一斗的,原本這糧價就是超高了的,沒辦法,這是在亂世中,而且還是幽州這個產糧不多的地方,自然糧價是要高的。
而自從圍城開始就漲到了120文一斗,然後又快速地漲到了200文,現在兩個月過去了,直接是糧價長到了三貫錢一斗了!這還是有些人還相信官府不會對於百姓被餓死,坐視不理的情況下,糧價才沒有瘋漲。而且不少人還有些口糧,可是一旦現實官府不再發糧,尤其是野菜也沒有得挖了,那麼就會出現大量地餓死人現象了。
私自買賣糧食,這就讓人奇怪了!按說,這口糧是極少的!又有誰是私藏呢?
這可不好!支雄感受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便下令了,必須嚴查!不準有私賣賣糧食的,一旦查明,是殺無赦的。
支雄的快速反應和行動是湊效了,這不,很快地就有人是被捉了起來,這是兩個私自買賣糧食的,官兵還到了這兩人的家裡進行了底朝天的翻查,以找糧食。倒是讓他們查出了一些糧食來了。
自然這些私自買賣糧食的人也被斬首示眾了。還把這些人遊街,然後才殺的頭。
這一下,官府重又要啟動了搜尋糧食的行動了,不過這樣一來的話,就會讓百姓的怨氣加重!而且糧食個個都在告竭了,這麼下去,人們會餓死的。
人們又開始吵起來了,不是說快沒糧食了,官府會發放糧食嗎?可現在人們都要餓死了,還不見發放!這是怎麼回事啊!難道真要人都餓死不成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的矛頭就會直指向官府了,這對官府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支雄當然是對這裡的情況掌握得十足的,他知道不放一些糧食出來的話,城內會亂的,反正也就是放一些糧食。
於是又有士兵在敲鑼打鼓了,宣稱讓大家速速去領糧了,按人來計,一個人三鬥。這是大將軍的恩惠也是朝廷的恩惠。
其實說白了,很多都是從百姓中搜刮過去的,支雄所吐出來的不過是九牛一毛,只是為了穩定,他不得不做出樣子吐一下,可後面你還想讓他吐出糧食來?這是不可能的。
同時,支雄還上到了城頭,他高呼著,希望能放百姓出城覓生,找生路,兩國交兵,百姓是無辜的嘛。城外的鮮卑人當然是不會同意了,他們是不會讓百姓出去的!原本就是想把百姓趕進城裡,增加城裡的吃食壓力和困難,又豈會前功盡棄?
只是讓支雄想不到的是,鮮卑人居然答應了可以退一段距離,讓百姓們在附近挖野菜,或者是剝樹皮就食。只是在涿縣四周一定的距離內,凡是超過這個距離的,一律斬殺。
。。。
第241章 放民出城覓食
這一下,支雄傻了,居然是給百姓出城?讓百姓能出城挖野菜?不過要是這麼一來的話,倒是可以緩解一下城中的糧食壓力呢。只是對方這麼做的原因何在?就此混入軍兵以破城嗎?這樣的計策可不完備啊,而且成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對方不應該這麼去做才是啊。
支雄想到這,那麼就不得不防上這麼一著了。他會令士兵在城的四周警惕的,以現在的情形來看,不得不放百姓出城了,不放的話,自己就更難去駕御這些百姓了。如今皮球又踢給了支雄,支雄不得不驚訝了,鮮卑人何時變得這麼聰明瞭?
毫無疑問,鮮卑人中也有高人!有這高人在旁坐陣,那可不是好事啊!
現在除了答應對方的要求之外,還真的找不到其它的辦法。支雄便是一點頭,他知道就算答應了,這也只能是解燃眉之急,長久不了。
於是有士兵在城裡大聲地說:“各位百姓聽著!大將軍仁慈與賊人商量,兩國交戰,苦的是百姓,現在特開放城門,讓大家出去挖野菜!不過只能是方圓五里的範圍,要是過了周圍的山,賊人會對大家不利!切記!可不要誤了自家性命啊!珍惜生命,請不要越境!”
這個傳言是傳遍了整個城裡,先前支雄又每人給了三鬥,當然支雄做了打算,這是最後一次給糧百姓,以後除非戰事結束,不然他是不會再給糧食的。
而現在放大家出去挖野菜,這方圓五里,又能挖到多少呢?只能是聊勝於無!
大多數人是一聽,他們是高興極了,畢竟誰都怕,這麼一點糧食,不知還能堅持得了多久,這個戰爭還要持續多久呢。真出去能挖青菜,很多人還是願意的。只是人們還有所顧慮,這是真的嗎?就怕一出城,那就被外面的鮮卑人所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