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瑟瑟衣料抖擻聲。
從此刻起,皇太子便算是送別了大行皇帝極樂昇天。大功告成,可以御前即位了。
聽得司禮官又高聲唱諾道:“恭請新帝登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趕緊再次跪拜叩首重複道:“恭請新帝登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宇文軒撣了撣袞服下襬上染的灰,轉身出了西暖閣,昂首闊步。不急不緩,登高,轉身,端坐在黃袱龍椅上微笑著接受眾臣朝拜。
這番恭賀新帝登基地朝拜照例也是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禮的……司禮官喊一聲“跪——”,眾位臣工便一起撩了袍子齊刷刷跪了下去,一邊叩頭一邊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如此三次,方算禮成。
宇文軒一身帝裝,坐在高處俯瞰帝座下匍匐在地的眾人。左右兩列王公大臣,打頭跪在最前面的,一邊是廢太子宇文堅,另一邊則是他二哥宇文淵。瞧他這兩位兄長俯身叩首的動作雖然不怎麼流暢自然,卻也已經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了。想這二人從前也是風光無限不可一世。如今卻不得不衝著他這個做弟弟的低頭稱臣。心裡頭的滋味想必不會有怎麼的好受。
不好受就不好受吧,若是叫別人心裡好受了。不好受的人可就輪到他了。宇文軒心中不禁掠過一絲得意。等了這麼久,謀劃了這麼久,如今,這熙澤國,這天下,這大好地河山,終於都是他的了。
宇文淵是個什麼東西?要城府沒有城府,要耐性沒有耐性。見著太子倒臺,就狗急跳牆似的蹦出來去爭奪那儲君之位;見著他軍功浩大,如日中天,心裡就開始惶恐不安,生怕會威脅到自己近在咫尺的皇位,早早就按捺不住,這麼急著就動手要除掉他了。
宇文軒望著跪伏在自己腳下地宇文淵,嘴角邊勾起一絲無聲的冷笑。憑什麼呢?難道他宇文淵真的就幼稚地以為,只要是個皇子,是先帝的親生兒子,就有資格坐著九五之尊的位子麼?未免太天真點了吧?
殊不知,這熙澤國自開國建業以來,歷經一百七十多年前前後後共十二位皇帝,能夠坐上那儲君之位入住東宮的,掰著指頭算來也無非只有是三種人罷了——長,嫡,以及賢。既然晚了一步出生,又沒有那好命投個尊貴的孃胎,就只有從那個“賢”字上下功夫了。
何謂“賢”?有德又有才者方可稱為“賢”。所以這些年來,他一直表現對上恭敬有禮,對下體恤有加,對兄弟謙讓照顧,勤勉愛民,恩被四方,這才方在民間和朝堂上落了個“賢軒王”的美名。然而光有賢名卻還不夠。頭頂上還有一個既是嫡又是長地太子居高臨下。不過幸好,幸好坐在太子位子上面的是那個剛愎自用,整日裡只懂得擺威風呈氣勢的宇文堅。他運氣好,既佔了長子地位子。生母又是中宮皇后,這個太子位子得來的太容易。然而有時候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就越容易失去。也不過是略施小計而已,輕輕鬆鬆就叫先帝爺一紙詔書廢了宇文堅這個嫡長子。
長子已經出局,他這個賢子卻還是不能夠大意,因為除了宇文堅。還有一個同樣為嫡子地四皇子宇文焉也包括在儲君之選裡面。他不能急,不能躁,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忍耐,萬萬不能叫宇文焉看出來他也有奪位之心。他要表現得胸無大志,整日裡只耽於聲色犬馬靡靡之音,而無心問鼎皇位。只有這樣,只有這樣才能叫對手對他不屑一顧,從而放下戒備之心。
而宇文淵這個二哥真是可愛地緊。他正愁該如何打消四弟宇文焉對他地戒心。宇文淵就不失時機地跳了出來爭儲,正好成功地轉移了宇文焉地視線。宇文淵要是不跳出來,天知道他還要多花費多少心思才能瞞過他那個精明的四弟宇文焉的眼線;宇文淵要是不跳出來,他又怎麼可以輕而易舉地假借他人之手,扳倒宇文焉這個勁敵呢。
自古鷺蚌相爭,漁翁得利。天知道有多少有關宇文焉的訊息透過他的口傳到了宇文淵的耳中,又有多少關於宇文淵的機密透過他地手傳到了宇文焉的手裡。當那兩個人爭得不可開交之時,自然便都起了討好拉攏他的心思。
天下兵馬大元帥,雖然是宇文淵保的本推薦的他,可要不是宇文焉也存了讓他掛帥領兵的心思。在先帝爺面前,在朝堂眾臣面前,跳出來參上一本,他手裡那塊金雕玉琢的帥印怕就握的不是這麼牢靠了。
而他。也正好藉此機會,不僅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了戈特國這個攪擾了熙澤一百多年的憂患,還正好在他頭頂那個“德”字光環上頭再添一個“才”字光環,德才兼備,正好是個“賢”字。更重要的是,這調控天下兵馬地大權可就牢牢地掌握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