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晴看著大紅狀元袍加身的書傑,一臉與有榮焉的笑容、漸見少年郎逸朗風姿的書文,還有一身櫻桃紅錦裙、戴著帷帽的書瑤,心裡真是酸酸苦苦,突然想到自己趕過來,還忘了帶帷帽……不過在這玉林鎮上,帶帷帽的畢竟少,平日裡她也就沒那麼在意了。
預料到今兒迎接和圍觀的人多,下馬車前,柳媽媽特意拿出一頂半截的帷帽給書瑤戴上。
書瑤才十歲,玉林鎮又沒有京城那麼嚴苛的規矩,戴垂著長長雲紗的帷帽會有點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柳媽媽從眾人誤解南宮淼“不食人間煙火”、不懂打理俗事的事情上看到了一些嚴守規矩的弊端),柳媽媽索性將帷帽上的雲紗裁掉一大截,並將底部裁出波浪狀的邊。雲紗只遮住大半的臉,隱隱可以看到可愛的小下巴,既沒有拋頭露面,又更凸顯出這個年齡的嬌俏、俏皮。
夏霖宇見書晴看著書瑤發呆,輕輕拍了拍她:“晴兒,你過去跟他們打招呼。”只要書瑤三人對書晴的態度親熱友好些,他們就好意思跟著一起進去。這時候退走,才是更沒面子!
書晴搖了搖頭,沒有說話。她覺得自己若是這樣走過去站在書瑤身邊,真是出醜,還是在這麼多人面前明晃晃地出醜,她不幹。
見書晴“不聽話”,夏霖宇生氣了:“你這是怎麼了?不是你自己要來的嗎?”這個女兒一向懂事機靈,這是怎麼了?
書晴委屈地眨了眨眼,輕聲道:“爹,我沒帶帷帽。”
夏霖宇一愣,剛想說什麼,一眼掃到書瑤頭上漂亮可愛的帷帽,再想了想,閉嘴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那你先回去吧。”
書晴比書瑤大四歲,明年就快要及笄了……
平日裡沒帶帷帽也沒什麼,可是,現在站在十歲的書瑤身邊,可不是完全被比下去了?如今很多人最喜歡貶低夏府,揪到點毛病還不往死裡貶?
夏霖宇正在想辦法給書晴退掉郭家的親事,然後再找一戶富貴的大商家。他的晴兒無論哪方面都優於書婉,怎麼說聘禮也得是書婉聘禮的三四倍不是?他可不能在這個時候壞了書晴的名聲。
書晴也顧不上夏霖宇在想什麼,一聽到“赦令”趕緊點頭應下,帶著貼身丫鬟阿黛快步向自家馬車走去。
剛才書晴看過來的時候,書瑤正好注意到,後來那倆父女之間的互動就沒有能逃過她的眼睛了。雖然離得太遠聽不到他們說話的內容,書瑤依然能從他們的臉色變化中猜測出大概。她猜想是夏霖宇要書晴過來跟他們兄妹三人套近乎,表達“一家人”的衷腸,而書晴不願意過來,還走了。
可是,書瑤奇怪的是,書晴不是一直在跟他們示好嗎?為什麼今天不願意過來?也為她祖母、父母和姑姑做的事感到不好意思了?
書瑤暗笑,在心裡對自己搖了搖頭,管它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好的日子,不值當為夏府那些無恥的人傷神。
給族老們行過禮,書傑三兄妹又向站得比較後面的西塘街街坊走去。街坊們似乎沒有想到書傑三人會走過來,一個個有點手足無措起來,剛剛真心為三兄妹高興的笑臉上多了一絲慌亂。這三個孩子是他們看著長大的沒有錯,可是如今他們的身份已經大不同了。
正文 第215章 暖情
這個年代,身份和門第是一般人眼裡很難跨越的鴻溝。
所以,之前即使夏霖軒夫婦皆不在了,一心為三個孩子著想的街坊們還是希望能集合大家微薄的力量供書傑參加秋試。只要書傑考上舉人,就有希望得到一份官府的差事,三兄妹以後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在這些市井街坊眼裡,考上舉人、得個官身就已經是了不得的事了,是他們自己不敢企望的。也就是西塘街上的人家都知道書傑從小就有讀書天份、不滿15歲時就考中秀才,否則也不敢作此想,畢竟,於窮人來說,讀書考學是件非常耗銀子的事。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當年那個靦腆的少年郎如今已經是文武雙狀元,聽那些人說還是什麼天子近臣。
街坊們不是很清楚“天子近臣”是什麼官職,但是里長章世文說了,就是在皇上身邊能夠說上話的人,皇上?距離他們好遠啊!他們只知道他們見到縣令大人都緊張害怕,因為縣令大人一句話就能讓他們很倒黴,可是瞧瞧,連知府大人都對傑少爺恭恭敬敬的呢。
看到書傑三兄妹向他們走來,除了書瑤帶著帷帽看不清臉,書傑兄弟倆都是笑臉盈盈的,如同之前住在西塘街上一樣,可是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越來越明顯的高貴之氣還是讓人不由地仰視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