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對茶花又根本一無所知,做下去就等於砸銀子,厚著臉皮求助張財恕無果。只好關了鋪子。其間的損失讓俞氏著實哭鬧了一番,而興災樂禍的周氏則是大大出了一口氣,生怕二房又攛掇老太太不肯分出去。搶先到族裡說了分家的事,隨之而來的就是夏府的一場大鬧騰。
夏府裡兩房爭銀子,書瑤家的院子裡,書傑和張財恕也在為了銀子爭執。
張財恕堅持要將趙家的十萬兩銀票給書傑三人,他認為書傑救了那株點絳唇。為張家保下了雲園,還避免了景王爺的怒火和降罪。甚至讓自己攀上了景王府,書傑三兄妹帶給他們張家的福氣已經太多了,他哪裡還能再藏著那銀票?
可是書傑不肯收啊,他已經得了雲園三成的份子,說什麼也不肯再收那麼多銀票。
最後,在夏若雲和柳媽媽的調解下,二一添作五,兩家各一半。
本來就疼愛書傑三人的夏若雲,在知道“點絳唇”事件的真相後,更是把三個侄兒侄女疼到心坎裡,想著書傑能收下一半就好,身邊有充足的銀子好辦事。而另一半,她和張財恕可以先幫他們存著,等他們長大後,嫁娶都少不了銀子。
在夏若雲和張財恕心裡,現在書傑三兄妹的唯一嫡親長輩就是他們這對姑姑姑父了,他們以後自然要為三人考慮、甚至張羅親事。
過完十五,書文考進玉林縣最好的啟蒙學堂“祥林幼學”,開始了每天由大哥接送的學堂生活。而書瑤也開始到徐府學習。
徐府請的先生是兩位女先生,教琴棋的蓮居士和教書畫的羅娘子,倆人看起來都是柳媽媽一般大的年紀,三十四五歲左右。
蓮居士一身素衣,氣質清冷,透出淡淡的冷傲。據說,她年輕時曾經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尤擅琴棋,不料紅顏薄命,還未過門,未婚夫被山匪殺害。蓮居士自己將髮束起,吃齋唸佛,受戒為居士,為未婚夫守望門寡,一時間傳為佳話。幾年前,蓮居士的父母均過世,她不願意寄居在兄嫂籬下,就回到他們家在玉林縣的祖宅,並在大戶人家做起了教導閨秀琴棋的先生。
不知為什麼,書瑤能清晰地感覺到這位蓮居士對她的敵意和不善,眼底帶著不屑的厭惡。真是很奇怪,前世今生,她們都沒有見過啊,完全不認識,也沒聽說過自己的父母與什麼人有過過結。
與蓮居士相反,羅娘子卻是一個面容溫和、氣度和藹的女子,一身青衣,簡單的髮髻上插一根銀簪子,雖然樸素,但由內而外的書卷氣為他增添了一份優雅。
羅娘子出身書快世家,早逝的夫君是她父親的學生,生前是大名書院的先生,夫妻倆人感情非常好,曾經共同出了一本詩冊。羅娘子精於書畫,尤其擅長柳體字和山水畫
夫君過世後,羅娘子帶著一兒一女回到玉林鎮,後來因為朋友邀請開始以自己所長給閨閣小姐做書畫教習。
因為自己的兒女也才十幾歲,羅娘子很喜歡小孩子,也喜歡做教習。就如此刻,面對著四位新學生,一臉的笑容和藹溫煦,還特別關照年紀最小的書瑤:“你先跟著三位徐姑娘一起學,吃力了告訴我,我再抽時間單獨給你講一遍,也不耽誤其他人。”完全沒有因為書瑤不是徐家人、只是在徐府“借讀”而輕視她。
徐念兒力挺書瑤:“瑤兒妹妹很聰明,她已經跟著她大哥學完《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了,妹妹的柳體字也寫得很端正,她每天都要臨摹五張大字。冰兒和秀兒才剛學過《三字經》呢。”
徐冰兒和徐秀兒是念兒的堂妹,徐家二房的姑娘,今年分別是九歲和七歲,聽到念兒的話臉頰微紅,看向書瑤的眼神都複雜起來。
蓮居士則是似不經意地瞥了書瑤一眼,快得讓人注意不到,除了因為紅木箱靈氣的浸潤五感特別靈敏的書瑤。
只有羅娘子驚喜道:“是嗎?真是個好孩子!正好,一會兒開始學習前你們每個人都先寫一篇字給我看看。”這孩子才六七歲,已經學完了三本啟蒙教材,真不錯!那雙小鹿般純淨的大眼睛看著就充滿靈慧之氣。
剛走進來的徐老夫人也笑道:“這孩子三兄妹都聰慧,父母優秀,孩子也一個比一個強,還請二位先生多費些心,她們四人就交給先生了。”
蓮居士半垂的眼眸有嫉恨閃過,不過很快收斂情緒,與羅娘子一起屈膝向徐老夫人行禮:“應該的,老夫人客氣了。”
倆人與徐老夫人談定,念兒四人單日上午跟羅娘子學書畫兩個時辰,雙日上午跟蓮居士學琴棋,下午就不開課堂了,各自練習,或者學習規矩禮儀、女紅、烹調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