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部分(3 / 4)

屬各項事務的大臣們。

就應該是這麼個管理辦法,其實這也是葉風回之前就提到過的辦法,不能全用一個地方的人,所以,不能全用王城派去的大臣,自然也不能全用西北的人,這些人之間,必須互相牽制互相權衡。

這才能保持一個平衡,相對穩定的平衡,要是有人一家獨大了,就容易擁兵自重或者多出其他的麻煩來。葉風回一直都覺得,軍閥並不是自己成為軍閥的,而是在局勢之下,慢慢的順其自然,就成了軍閥了。

所以,眼下承唐就是三方牽制,有王城派去負責承唐三郡各項事務的欽差大臣。

有西北的鎮遠大將軍,承唐總督蘇謹負責大局事宜。

還有一些,是直接內招的,承唐人。

他們以前是承唐的人民,自然對於承唐的百姓,承唐的局勢更是清楚,對於百姓們需要什麼,也很是清楚。

這樣三方牽制著,承唐倒是太平了下來,那些馬背上長大的,骨子裡就彪悍的承唐人民們,倒是沒有意料之中那些應該有的激進舉動。

也不知道為什麼。或許亡國於他們而言是太大的打擊,或許是因為連年的征戰,他們知道承唐已經累了,而他們也已經累了吧。

所以竟是出人意料的平靜,很快就穩定下來了。

除此之外,睿帝陛下興辦監查署,以賢后的名義成立慈善基金會,接受各方善款募捐。以及妥善使用基金會籌措的款項,在地方上大肆批辦書院武院,讓孩子們都能夠讀上書,習上武。

並且科考制度改革,朝官和地方官制的品階,都不再侷限於中第考生的出身,才能至上,只要有真本事的人,哪怕沒有多好的家世和出身,也是能夠有可能做上高官的。

這要換做以前,根本是想都難以想象的事情,出身不好的人,就算考上了,被分配的職務,也都是很平平的,沒什麼大用處的官職,現在則是完全不一樣了,眾人們心生希冀,畢竟,不看出身,只要有本事,做宰相似乎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的確是再好不過的舉措,在百姓們看來,睿帝陛下就是那天上謫仙,救苦救難的神仙。而賢后,更是神仙般柔軟的心腸。

眾人都願意相信,皇后依舊還活著,而不是如同傳言那般已經死了。

地方上百姓們甚至自發自覺湊錢修建了祈福堂,虔誠為賢后和睿帝陛下祈福的,祝願他們福壽安康。

第1687章 賢后奇蹟

這一系列改革的舉措下來,帝國的日子倒的確是越來越好了。

人人對睿帝陛下那都是交口稱讚的。

而且,在皇長子百日的時候,聖旨宣佈,大赦天下。

這原本應該在皇長子出世的時候就宣佈的事情,直到百日才宣佈。

事實上,人人都多少有猜忌,或許就是因為皇后在生產時遭遇了危險,所以這件事情才一直擱置的。

現在,皇后娘娘的生死,是一個迷,有人覺得她一定還活著,就在微泗殿裡頭休養身體,但也有的人覺得她已經死了。

眾說紛紜,但無論如何,眾人都是希望皇后娘娘能好好的。

讓眾人吃驚的是,皇長子並沒有被冊封為太子。

其實在所有人看來,這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嫡子,又是長子,一個太子的位置,幾乎是沒得跑的。

但是卻沒有,睿帝陛下似乎並不急著封太子,或許是不想讓孩子太小就揹負太大的名頭吧,畢竟民間也有說法,孩子還小,名頭太重,不好養活。

眾人是這麼認為著的,畢竟,任誰看起來,這事兒那都是跑不了的,所以倒沒成什麼大話題。

只有很少一部分知情的人知道,千隕這皇帝最多就當三年,並且他也沒打算讓兒子做皇帝,這皇位終究是要交給攝政王斯隕的,而太子的位置,還是留給斯隕的兒子吧。

承唐已經平定,事情差不多都穩下來了。

其他國家,的確有蠢蠢欲動的,這也不奇怪。

唇亡齒寒嘛,更何況,多半都覺得封彌這雖然是樹大根深,但是畢竟,這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歷經了兩次皇位交迭了。

而且平定承唐,雖不說讓帝國元氣大傷吧,但是多半,軍費的耗費,皇位的更迭所導致的,而且其他國家也不難知道,帝國前陣子國庫困難的事情。

眼下的確是個機會,所以人人都在看一個時機。

唯一的忌憚無非就是覺得睿帝陛下,那曾經可是封彌帝國的保護神,戰神一般的存在,絕對是塊硬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