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都如同金磚鑄就的一般,狠狠的印在了石磊的腦子裡。
好不容易騎馬跑了半天,這才來到了一處城門前。那寬有50米左右的碩大城門,同樣給了石磊不小的震撼。
高大的閣樓聳立其上,更有身著明光鎧的精銳士卒巡視不休,讓人油然而生一種威嚴與肅穆之感。
好不容易透過檢查,進入了長安城內,傳說中的朱雀大道,又一次讓石磊震驚不已。
後世的長安街,已經是石磊印象中難得的寬路了,可是在寬度能有150米寬的朱雀大街面前,依然有些不夠看。
只能說長安城,不愧是世界第一大城,這份恢弘的氣度,真不是其他地方可以比擬的。
雖然益州的經濟足夠發達,規模也是不小,但是比之長安來說,確實少了一份帝都特有的氣質。
哪怕街面如此廣闊,也絕對不會給人一種空曠之感,因為來往的行人,幾乎沒斷絕過。石磊這樣人手齊全的隊伍,更是不計其數。
不過這裡的生活節奏,還是要比益州那裡來的快一些。大概是地方太大了,人們忙著完成自己的事情,免不了趕路就要急切一些。
反正石磊覺得,要不是騎馬過來的,這一路慢悠悠的走,一天功夫,他也別想走到丈人家。
穿過朱雀大街,一直走到朱雀門這,好奇的瞅了幾眼皇宮,石磊才右轉朝東邊行去。
不同於隋朝時的佈局,如今大唐的權貴高門,大都居住在皇宮東邊的這幾個坊裡,也就是整個長安城的東北方這片區域。
普通的當官的,和有錢人,才住在西北角。
越是朝南住的,平民百姓越多一些,環境可能也要相對差一些。
而像是西南地區的長壽坊,甚至有猛虎出沒其中。
總的來說,長安城裡的住戶情況,可以用“南虛北實,東貴西富”這八個字來概括了。
還沒走到老丈人家,在坊外的大街上,石磊的隊伍,就不得不停了下來,因為他見到了不少熟人。
“尉遲三傻,上次比輸了,還不服氣嗎?還好意思再來找揍不成?”
這位說話趾高氣昂的,正是石磊那久別的大舅哥,程處默是也。
後面那倆跟他幾乎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傢伙,不用說就是他那倆親弟弟,程處亮和程處弼了。
而這位嘴裡的尉遲三傻,那三個像是黑鐵鑄就的漢子,自然是尉遲恭家裡的仨兒子,尉遲寶琳,尉遲寶琪和尉遲寶環這哥仨了。
“程家三醜,你們不要得意,上次要不是你們幾個不要臉的傢伙,使出了猴子偷桃的賤招,我們又怎會輸給你們幾個樣樣稀鬆的傢伙。”
這邊的尉遲家三兄弟,看樣子不太善於言辭的樣子。
吭哧了老半天,這才憋出這麼一句話來,很明顯對那厚臉皮的哥仨,沒什麼殺傷力啊。
“那不叫猴子偷桃,明明叫井底撈月。”
程處默毫不為恥,反以為榮的做派,差點讓尉遲家哥仨憋的內傷。
要不是他們皮色實在太黑了點,都快趕上石磊身邊那些崑崙奴了,肯定能看到他們臉紅一片的樣子,都是被這不要臉的對手給氣的。(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章 武侯總是最後到的
石磊算是看出來了,對陣的雙方,不僅都長得跟三胞胎似的,樣子還像極了他們的父親,連性子也都遺傳了他們父親的。
程家哥仨那無恥的嘴臉,很有程大魔王當年的幾分神采了。尉遲家哥仨吃虧就吃虧在,跟他們的父親一樣不善言辭了。
石磊只能感嘆一下,他們父親基因的強大。
“打!”差點沒被憋死的尉遲哥仨,也不廢話了,還是乾脆用拳頭來說話吧。
虎吼一聲,這兩邊就轟轟隆隆的,打到了一起。
看到他們各自身後的護衛,都沒有擔心,反而一個勁給自家少主人加油的樣子,就知道這兩邊,下手還是比較有分寸的,肯定也沒少幹架了。
石磊乾脆和圍攏過來的觀眾一起作壁上觀,順便看看這幾個貨,武藝有沒有進步。
真的快要打出個好歹來了,自己再出手不遲,一般的攻擊,根本就傷不著這幾個,皮糙肉厚的粗漢子。
這幹仗的兩邊,都不是孬種,打起來就是乒乒乓乓的一頓猛錘,拳拳到肉,虎虎生威。
而周圍的群眾,也不愧是生活在天子腳下的,充分發揮了看熱鬧不怕事大的精神,像模像樣的開始充當起了免費的場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