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這波人,堆砌裝備的做法不爽怎麼辦?不服咱就幹唄。
反正能動手的時候,儘量少嗶嗶。至於講道理,還是放在掄完拳頭以後吧。
兩邊這番友好的切磋結束以後,石磊的莊戶們再把劍南燒春往外一拿,戰鬥的小酒一喝,被揍的鼻青臉腫的蘇定方手下,立馬變得心平氣和了,兩邊的友誼,也就這麼成功的建立了起來,看上去還挺鐵的。
只要石磊手下這幫人,不在戰場上拉稀,這革命友誼就能繼續保持下去。
得了石磊的吩咐,手下這幫護衛們,也沒吝惜手頭那些好東西,該分享的分享,該送的送。
各種零食和壓縮乾糧往外一拿,幾杯小酒下肚,兩邊就差磕頭拜把子了。
再有護衛們認真的給講解了走馬的技巧,這些府衛和部曲,對石磊這幫手下,就剩了一個“服”字。
他們這畢竟還是趕路,白天雖然辛苦點,馬不停蹄的朝大營那邊趕,可晚上肯定還是要休息的。
真的到了長途奔襲的時候,把自己捆到馬背上,日夜不停的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這個只當提前搞個適應性訓練了。
這樣一來,每到晚上安營紮寨的時候,兩邊的互動和交流,就越發熱烈了起來,氛圍也真正的變得融洽了。
石磊的手下麼拳頭夠硬,人也大方,吃用的東西好點,那也是應當應分的,自己沒那本事,就不能怨別人。
沒了這個隔閡,等到真正上戰場的時候,兩邊才能夠配合無間,不至於造成什麼紕漏。
一邊趕路,一邊試驗著走馬技巧,這一路用的時間,比預估的反而要早了一些。
認真的報名通傳以後,在蘇定方的帶領下,石磊和他的護衛們,也都來到了李靖的中軍所在的大營內。
石磊這才算是真正的參與到了這場國戰之中。(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九章 累世血仇
中軍大營之中不斷有人進進出出,所有軍士和民夫們都忙碌個不停,實在是這場戰爭牽扯太大了,只是軍隊的後勤,就是一個無底洞。這次可是出動了十萬人的大戰,為了保障大軍深入漠北作戰所需,後方就要有超過百萬人,連年累月的朝前線運輸物資。
大唐畢竟還是一個農業國家,如果戰爭打的曠日持久,這樣的物資消耗,足以耗盡大唐的國家儲備,乃至於拖垮整個大唐的經濟,到時候造成的混亂甚至大亂,搞不好會毀掉這個新興的國家。
大唐畢竟也只是剛剛完全平定下來沒幾年而已,國內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安穩。特別是有李世民弒兄殺弟上位這麼個瑕疵在,很容易被野心家們利用起來,讓整個大唐分崩離析都有可能。
想想當年的大隋,幾次出征高句麗,勞民傷財的同時,還把自己的精銳士卒都拼沒了,也成了叛亂紛起的導火索。
所以可以說,這場戰事關係的不僅是******的命運,同樣事關大唐的國運。
而且對李靖等幾路統帥,都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一定要打贏這場戰鬥,還必須要贏得漂亮,贏得快速。
雖然多次在沙盤推演之中,都取得了理想的戰果,但那畢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落到實戰之中,形勢瞬息萬變,很難說會產生什麼樣,難以預料的局面。
而且突厥可是草原之上,雄霸百年的龐然大物,一度讓所有的中原勢力,或明或暗的臣服過的強悍國度。
哪怕經歷了多重災難,如今正是草料匱乏,牛瘦馬弱的時候,可要是不能一舉殲滅所有的有生力量,讓這些草原民族,有機會休養生息,來年帶著強壯起來的人馬南下,少不了又是一場生靈塗炭。
所以這場戰鬥,不僅要勝利,還必須要大勝,要把敵人的膽氣,一次給他打沒了。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抓住或者幹掉頡利可汗為首的中堅力量,別讓這傢伙給跑了。
要不然唐軍就要在遼闊無邊的北方草原,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了,想打的時候找不到對手,不想打的時候到處被伏擊。而且還很容易把自己給餓死,凍死和渴死。
一旦損失慘重,無功而返,那麼因為勞民傷財,精銳喪盡,李世民的威信,必定大減,大唐不可避免的也要有一些動盪了。
所以戰略就非常重要,你首先要一舉就捕捉到頡利可汗的所在地,一舉將他消滅在這裡,不能讓他跑起來。他一旦跑起來,你就沒有辦法了,只能等待失敗的來臨。
這就是為什麼在討論戰事的一開始,李靖就要強調先鋒的作用,並且自己還要爭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