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石磊不是已經埋了幾顆釘子進來嗎,另外他的功績也保證了他想插手過來的時候,總能有他的一份在的,只不過肯定沒有太多也就是了。
李靖還得權衡唐軍內部的關係啊,儘可能的讓大家雨露均霑,做到不偏不倚,這也是很考驗他為帥水平的一件事。要不說這大元帥不是一般人能當得上的呢,沒有治理一地甚至是一國的水平,根本就玩不轉這種複雜的活。
像是石磊就對自己的認識和定位都很明確,他就是個勐將兄,沒事出去跟人玩命行,當元帥拿主意就算了吧,要不是有家裡眾多的幫手在,他很可能連個家主都當不好,都不夠里長或者保甲的本事,讓他弄這些東西就非得抓瞎不可。
不過世事無絕對,也許哪天把他逼到這個份上了,也能拿出這方面的本事呢,主要是現在他這甩手掌櫃當習慣了,還有點個溫室裡的花朵的意思,自身其實真正經的風雨還太少了一點,所以為人處事方面,才依然不夠成熟,像現在這種戰後真正瓜分利益的重要時刻,他才會每次都任性的缺席。
好在他這麼幹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起碼讓其他人對他這種真正耿直的傢伙,觀感都好了不少,無形之中他在團體中的地位,反而在逐步上升,因為大家更加認可這麼一位新星。
總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利益,本身卻不是很熱衷於此,這種人換了誰,只要是做同伴而不是敵人的,肯定都會很歡迎的。(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八章 盼歸期
押送伏允的事當然要給大軍,萬一要是有不死心的伏允嫡系人馬,過來欺負石磊他們人少怎麼辦,任務太重大了點,而且伏允的存在還能給唐軍撐個臉面,石磊正好就輕裝上陣了。
而且又把剩下的那些犛牛都帶著呢,這些可都是他的私人物品,不能都無償的送給唐軍大部隊吧,軍司馬可不會因此就給他再記上一功,只是把戰死的那些犛牛,送給大家慶祝下勝利,就算是仁至義盡了。
沒了後勤的壓力,石磊又思歸心切,很是想念他的老婆孩子了啊,畢竟出來大半年功夫了,這樣一心趕路,石磊他們的速度自然就很快了。
只是不免還是要充當一下紅翎信使的職責,每到一處,就要大聲吆唿唐軍大捷的訊息,給沿路的大唐居民打上一記強心針,也讓他們對這個愈發強大的大唐,更多一份歸屬感和安全感。
就這麼一路狂奔之下,用的時間比之去的時候自然要短的多,直衝長安城就去了。
石磊依然沒法先回家,只是和等待路邊的程處月他們,匆忙的打了個招唿,就繼續打馬飛奔,衝著皇城而去。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儘管石磊早在俘獲伏允以後,就透過飛鴿傳書的形式給家裡報了平安,在接近長安的時候,又給家裡說明了行程。
但是石磊現在軍令在身,並不能隨意的就回家去的,必須要等到給李世民他們彙報完成,交託了軍令以後,這才能回家去等待下一步的安排。
身為軍人總是有這樣的身不由己,就和一聲令下,不論他家裡是個什麼狀態,都必須第一時間披掛上陣一樣,沒有道理好講。
這次沒讓石磊久等,李世民一如既往的在努力處理著政務,比較重要的大臣,也都和他呆在一起呢,所以聽到通傳以後,馬上就把他叫了進去。
路過承天門時,石磊忍不住深深的看了席君買一眼,這位視他為師為友的勐將,也許並不知道他失去的到底是什麼,石磊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不過既然比武選拔武狀元這事都出來了,他的人生軌跡必然會被改變,能不能像原本記載的那樣名留青史是很不確定的,而且除了百騎破萬敵的記載以外,關於他的記載就沒了,又變得籍籍無名,誰也不知道他之後到底如何了。所以這樣的改變是福是禍,真的難說得很。
簡單的點頭示意了一下,石磊急匆匆的就進去給著急的李世民他們彙報工作去了。
先把李靖的報捷文書送上去,然後石磊還沒來得及開口解釋其中的詳情,旁邊不耐煩等著的重臣們,就已經開始問起了此戰的經過。
早就打好了腹稿的石磊,頓時就是開始滔滔不絕的進行著單口相聲表演,好在他說的也不離譜,只不過更注重氣氛的渲染,把戰鬥弄得更跌宕起伏一些。當然少不了也要多強調一下,他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把自己的英雄形象弄得更突出點。
尤其是如何破掉對手的埋伏陣,還有最後追擊伏允的兩段,那肯定是重中之重,也確實是此戰之中頗為出彩的橋段,很是吸引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