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全唐詩》中一首勸人向善的詩中的四句,應該是詩人認為最好吃的四道肉菜了。
分別是:蒸熟的豬肉蘸著蒜泥吃,烤鴨蘸椒鹽吃,去骨鮮魚做成生魚片,還有帶皮的豬頭肉,當然最後這個是石磊自己猜的,也可能是拌羊臉或者扒羊臉。
總之這正好點出了原本的唐朝,最常見的四種烹飪方式,就是蒸、炙、膾、煮啦。
只是如今多了炒這麼一個罷了。目前的而且
其他幾種方式,早就延續了這麼多年了,我大吃貨國度,自古以來就從來不乏廚藝高手,自然把各種做法都研究了一個通透,各種菜色都能做到色香味俱全了。
石磊手下的莊戶們想要出彩,還得靠炒這一門發展時間不長的技術才行。
當然石磊手裡有飛龍湯,和辣椒這樣的大殺器,其他的幾種烹飪方式,咱也能玩出新的花活來,不愁自家的酒樓,籠絡不到客人。
ps:正好第一百章啦,新書也發了兩個月整了。感謝一路走來一直不離不棄的各位書友,謝謝你們的支援和鼓勵。你們的每一次打賞我都有在作者的話中表示感謝,只是手機端的朋友可能看不到。你們的每一張推薦,每一個收藏,都是讓作者君努力碼字的動力。你們的每一條評論我也都有認真的看和評論,感謝各位的寶貴意見和建議。
總之,非常感謝大家,這本書是一個十幾年的老書蟲的夢想,無論成績如何,我都會堅持認真的把這本書寫完的。不忘初心,努力前行。o(n_n)o謝謝大家!
第一百零一章 遭人埋汰的豬肉
石磊找來的這倆重點培養的莊戶,自然有著他們的過人之處,要不也不會被石磊選中了。
這倆算是手下莊戶之中,難得的細心人了。不像其他那些老卒們,都是一群糙老爺們。
雖然上了戰場的時候,哪怕最細微的東西,他們也能發現,但是生活之中,就變成油瓶倒了,都想不著扶一下的傢伙。
他倆雖然也長了比較典型的伙伕身材,腦袋大脖子粗,怎麼看也有股彪悍的感覺,但是刀法走的卻是輕靈一路,起碼讓他們練刀工,還是比較靠譜的。
以他們手底下的準頭,做些改刀啊,片刀啊之類的活,很快就可以上手了。
當然想練就一手做膾的刀工,肯定還差了點火候,但是做炒菜也夠用了。
至於後世常用的那些擺盤技巧,以及裝點盤子的食物雕刻,還是單獨安排個雕工過得去的傢伙改個行好了。
以前刻木頭的,回過頭來專門雕刻些食物就是。技法差別不大,材料的硬度還低上那麼多。
都不用藉助別的刨子一類的大工具,只靠一雙手,和各種刻刀,就可以做出想要的效果來。
有了這麼兩個人幫忙,石磊暫時就解放了出來,只要給他們說說,如何料理手頭的食材就可以了。有過火頭軍經歷的倆人,對於火候一類的,還是有把握的。
這會兩人正操持著的,就是石磊打算拿出來的大菜。一道酸菜魚,還一個水煮肉片。
這酸菜魚不用說了,酸菜是自家早就備好的,蜀中這地方本來就有醃製酸菜的習慣。
這裡的環境決定的,想要儲存好各種蔬菜,做成酸菜是最耐用的方式,因此酸菜的種類非常的豐富。
石磊只是按照前世的習慣,選擇了青菜醃製的,這顏色也確實很養眼些。
魚片很好辦了,正好鍛鍊一下他們的刀工。
一條被石磊改造過,著力提高了鮮美味道的河魚,很快就變成了魚片,還被很有心的擺放成了漂亮的圖案。
再放點味道夠勁的辣椒,這菜就算齊活了。
類似的做法,水煮肉片很快也能出鍋。
這裡石磊選擇的,是這時代相對來說吃的要少一些的豬肉。
論起流行程度,貌似這時候的羊肉,要比豬肉吃的人多些,受眾更多點。
這原因在石磊看來,一個就是豬這東西看著比較埋汰。
天天在爛泥裡趟來趟去的,還時不時弄自己一身便便,那形象和氣味都讓人不敢恭維。
所以一直處於被鄙視的狀態,地位甚至不如狗肉,肯定是上不了大席面的。相對來說窮人吃的多點,價錢便宜啊。
偏偏豬呢自家養。搞不好還得用上不少糧食,要不然它長不快啊,還沒肉、
再差勁的糧食。放如今都是好東西,沒人捨得浪費在豬身上。
而羊的食性。看著就要乾淨的多,它吃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