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率隊出擊時沒有人響應,而且還被人搶奪戰利品。
好像總署戰役的將官最後傳令出擊,但為時已晚,戰鬥已經接近尾聲,反倒成全了哄搶事件。
這其中一定有貓膩,最起碼在轉達前線戰況的時間上出現了嚴重的偏差。
有人故意製造時間差,還是**內部本來就是這幅模樣,資訊山下溝通不靈?
杜鵑經手電文好幾個月的時間,也犯過錯誤,她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對於戰爭來說至關重要。
懷著不平的心情,她直接給高層將官致電,併發出一份明碼電報,完成任務後靜等迴音。
一紙電文驚八方,不少人摔杯子,啪桌子,怒火中燒,有人恨有人憂,一堂大薈萃。
杜鵑留了一手,沒有按照楊關的命令給先遣隊員下達撤退的命令,否則將石破驚天。
楊關不怕惹事,反而覺得越大越好,試圖一舉切除毒瘤,徹底改變戰術,以見縫插針的方式支援**抗戰。
這種以奇兵出擊的策略本就是楊關最初的籌謀戰法,即可以消滅小鬼子,又能帶動**全面抗戰。
只不過杜鵑不明白楊關的具體意向,反而擔憂事態向惡劣的方向發展,故而預留了一手。
在她的意識中,幫主楊關分憂是第一要務,其餘的靠邊站,但再次犯下一個致命性的錯誤。
顯而易見,先遣隊員沒有率部撤離,某些官僚認為楊關在玩心機,用這種方式來威懾他們,達到間接指揮排程他們部隊的目的,直接造成事態惡化。
戰爭年代以軍官軍權為最,擁有兵權就擁有了一切,試問誰會同意被間接排程的管制。
一旦給楊關養成習慣,兵權雖然握在手中,但是對士兵會逐漸失去約束能力,等同虛設。
這是一種變相的革職,極度危險的訊號,一幫官僚皆是老奸巨猾之輩,自然而然的集體抗議。
不抗議維護權威絕對不行,楊關太能打仗了,間接地率領軍團作戰,再來一次連戰連捷,一大批官僚可以直接下馬。
這種情況杜鵑不知道,當她等了十幾分鍾,電臺依舊沒有反應的時候,驟然間意識到犯下了大錯,頓時臉色煞白。
不敢怠慢,她跌跌碰碰的跑到楊關面前,面無血色,聲淚俱下的說道:“對不起,我又犯錯……”(未完待續。。)
第103章逼降
貓膩迷局,抗戰權術。
杜鵑擔心先遣隊員率隊撤離遭遇執法隊,兩相接觸必定擦槍走火,後果無法預料,故而暫緩了致電先遣隊員撤離的命令。
心存善念,憂心抗戰,擔憂楊關被某些人算計,犯下極其被動性的錯誤。
殊不知這就是某些人佈下的困局,意義深遠,目的昭然若揭。
時下杜鵑面無血色,哭訴自己犯下的錯誤,悔不當初,一念之差給楊關帶來極其被動的困擾。
楊關心急如焚,鷹眉金鎖,有氣無力地說道:“行了,你別哭了,去守候電臺,不要再出錯,我會處理好一切。”
還能怎麼辦?訓斥杜鵑於事無補,她畢竟也是一片維護之意。
只可惜她不知道那一潭水該有多深,多麼兇險,那是龍蛇混雜之地,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屍骨無存的下場。
事已至此該怎麼辦?
此刻命令先遣隊員率隊撤離,那些人會以逼宮,篡政,分化抗戰之罪的帽子扣下來,這一份罪名先遣隊扛不起。
倘若不撤退,也不妥協,先遣隊員率領的團隊便會成為棄子,犧牲品,宛如沉水之石被戰火淹沒。
戰後無處說理,那些人會倒打一耙、你的先遣隊鬧獨立,搞分化,破壞統一抗戰,不追究你的責任已經是額外開恩。
即使是就此妥協,先遣隊員率領的團隊也落不到好下場,必定是傷亡慘重,乃至全軍覆沒。
而這個結果正中了那一批官僚的下懷,他們希望看到先遣隊無能,慘敗,以確保他們的權益。
倘若說這一批官僚不抗戰有些過分,不盡力有些牽強,畢竟他們也不希望國土淪喪,最終成為亡國奴。
只能說這些官僚太自負,自始至終保持著人多力量大,堅信一個島國吞不下偌大的中華民國的舊軍閥意識。
說到底這批人抱著僥倖心理,甚至於根本就不知道島國真正的軍事實力,乃至於幻想求和、割地求穩。
總之其中的貓膩很多,蔣某人也是有心無力,無論是軍事還是政事皆很棘手,管不過來,也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