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2 / 4)

來只是來這裡幹活,可隨之而來的,卻也升起了一點不安。

這間屋子,和屋子裡的人,為什麼這麼奇怪,他們看著這一邊,到底是誰?

因為窗戶虛掩的關係,我也看不清,心裡正納悶,就聽見一個年輕而堅定的聲音說道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信’。諸君都知道,人無信不立,信是為人處世之根本。如果一個人無信,就沒有立足之地;如果一個朝廷無信,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擁戴。”

下面的人立刻回應道:“沒錯。”

“那麼,諸君認為,當今的皇帝,算不算得上一個言而有信之人,萬民的表率呢?”

我一聽這話,眉頭立刻皺緊了,就聽見下面的人七嘴八舌的道:“當今皇帝就是個言而無信的小人!”

“沒錯,行不端,坐不正,何來信也!”

“……”

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我看著劉三兒,他並沒有開口說什麼,只是很平靜的看著前面說話的人。

“不錯。”那個人繼續道:“就拿現下江南三省的賦稅來說吧,年中時皇帝在南方頒佈的聖旨,明明已經減免了南方民眾三成的賦稅,並且公開言明,鼓勵農耕,讓百姓休養生息;可是,皇帝回京不到半年,卻又開始徵收人頭稅,弄得南方的百姓一個個如負頑石,苦不堪言。”

“還有科舉,今年在揚州開設的恩科,諸君都是十年寒窗胸懷抱負的有志之士,只想著取得功名,為朝廷盡忠,為百姓盡力;可皇帝又是如何做的呢?他們藉此機會巧立名目,橫徵暴斂,這樣的作法,能稱得上言而有信,萬民之表率嗎?”

下面的人立刻大聲道:“當然不能!”

“若說萬民之表率,當然應該是行的正,做得直。可這位皇帝是否如此呢?諸君想必也都聽說了,先帝的傳位詔書,是命朝中大臣尋找天家失散的皇長子回宮即位,若皇長子不在人世,則天下德者居之,可是現在這位居天下者,是否有德者呢?”

“這位當今皇帝,在傳位詔書被發現之後,火燒京城近郊的別院,將皇四子裴元琛活活的燒死在裡面,之後,又率兵入宮,殺得天昏地暗,將天家賢良溫厚,德行出眾的太子逼出了京城;而後將太上皇以病重之名囚禁,又將自己的生母禁錮在宮中,並且大肆排除異己,亂用後宮嬪妃家中的外戚,殘害忠良之臣!”

“這樣的皇帝,囚父,禁母,逼兄,殺弟,以刀兵亂宮闈,以酷吏震朝綱,亂用外戚,殘害忠良,算得上一個有德行的皇帝,算得上一個好皇帝嗎?”

他的話還沒說完,下面的人已經有人鼓掌,更多人紛紛附和,大聲的責罵起來。

我站在窗戶底下,一臉凝重。

這些話,我並不是第一次聽說,當初在御書房,就曾經在南方的摺子上看到過,可看到歸看到,真正親耳聽到,才真的感覺字字如針。裴元灝曾經說,他連喊一句冤都不行,如今看來,卻真是如此。

不過,事實又是否如此呢?

那些事,我有親眼看過,甚至也有親身經過,雖然現在看來,就好像是上輩子的事了,可我知道,許多的內幕,並不是外人的三兩句話就能說得清,道得明。

天家的事,原本就是天上的事,凡人去看,總是隻能窺見一斑而已。

不過,讓我有些吃驚的,卻是劉三兒。

我沒有想到,他竟然會在這裡來打雜,更沒有想到,他是為了在這裡聞道解惑。

看著他站在門口,一臉凝重的表情,和往日裡我熟悉的那個莊稼漢、漁夫,好像完全就是兩個人,當他低頭思索的時候,長長的睫毛明明覆蓋在了眼睛上,可我卻能看到裡面閃爍著光彩,好像突然從天際落入人間的雲團一般,帶著一絲迷霧,卻有更深的光芒隱藏在其中。

只等被撥開的那一天。

這一刻,我突然有一種莫可名狀的不安。

他沒有背叛我,沒有做出那些事,這種欣喜像是潮水一樣湧來,可潮水中卻還夾雜著砂礫,像掌心被粗糙的牆面磨著一樣,我的心也被磨得微微發疼。

我沒有想到,他已經一個人獨自的走著,甚至走到了我想象不到的遠方。

一想到這裡,我的心裡更加的不安了。

幾乎是下意識的,我就想要喊他,可話還沒出口,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人的背影。

正是之前那個站在屋子這一頭,被窗戶擋住,在給所有人講道的那個人。

只看了一眼,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