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部分(2 / 4)

要的,是剪除外戚的勢力。”

“申家?”

他看了我一眼,沒說話,而我也一下子明白了過來——不僅是申家,裴元灝的後宮裡,還有多少後宮嬪妃的家人在朝中擔任要職,別的不說,皇后常晴,和南宮離珠的家人,幾乎都官居要職。

只是,礙於面子,裴元灝雖然拔除了申家的羽翼,卻對常太師,還有南宮錦宏的勢力手下留情,畢竟他們還沒有到之前申恭矣那樣權傾朝野的地步,而且,雙方也互有制衡,但他們仍然是傅八岱致力打擊的一方勢力,也難怪,常太師對劉輕寒頗有敵意了。

“那第二條呢?”

“第二條,是關注民生。”

我立刻明白過來,也就是裴元灝早已著手的,廢黜江南各省的賤民籍,以及劉輕寒之後提出的,更改稅制。

只這一條,就讓他們忙碌了這麼多年。

但,如果裴元灝真的有心要讓中原大地迎來新的盛世,這就是必須的。

所謂盛世,需是文治昌明,武功強盛,而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國富民強,可中原在經歷了草原部落南下,幾十年的戰亂侵擾,可謂百業凋零,民生凋敝;而兩個最富庶的地區——揚州和成都又各有隱患,江南等地揹負著勝京的掠奪長達數十年,西川又脫離了朝廷的統治,也長達數十年,本來朝廷的賦稅最主要的來源就是這兩地,自古有揚一益二的說法,卻都沒有完全的服務於朝廷,已經造成了皇朝實力的衰弱,這種情況下,如果再不休養生息,而仍然用沉重的徭役來壓迫老百姓,那麼所謂的國富民強,富與強就根本無從談起。

而他們這些年來頂著巨大的壓力實行新政,就是從這一點出發的。

可以說,盲了雙目的傅八岱提出這一條,可謂精闢至極,看得比多少人都清明瞭。

我忍不住點頭輕嘆,又問道:“還有呢?”

劉輕寒道:“第三條,是十五年內,邊疆無大型戰事。”

我抿了抿嘴,沒說話。

這一點其實不能算意外,或者說根本就是為了第二條的民生做基礎的。中原王朝經歷了幾十年的戰亂,加上裴元灝登基之後所面臨的混亂局面,如之前魏寧遠所說“北有草原蠻兵虎視眈眈,南有太子裂社稷於江南”,如果他再對外用兵,那麼只會造成更大的戰亂。

那麼,也難怪,之前在海上,那樣劍拔弩張的局勢,他都沒有主動的向裴元修開火。

畢竟,那一動,就會牽連整個中原的戰火。

不過——

我輕輕的說道:“戰與不戰,其實也不是全憑皇帝說了算。”

劉輕寒點點頭,說道:“這是自然,原本老師要提出的,是不賞戰功,不擢武將,但皇帝陛下對這一條頗有疑慮,思量再三,終有退步。”

我淡淡的笑了一下——傅八岱提出這一條,就是不賞戰功防黷武,這在目前這個局面下,也是必須的。

只是,裴元灝這種性格的人,不可能完全接受,他會接受十五年內邊疆無大型戰事,已經很難得了。

所以,聞鳳析在疆場立不了軍功,屠舒瀚趕走了東察合部的騎兵,也不敢乘勝追擊,只在隴南固守,甚至之前跟西川、勝京的兵馬一同作戰賺取軍功,都那麼小心翼翼,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想了想,說道:“那公子認為,老師的這個設想,可能維持下去嗎?”

十五年內邊疆無大型戰事,裴元灝不對外用兵,但外族,敵對勢力,會一直平靜嗎?

我問完這句話,劉輕寒停下了腳步。

“不可能了。”

“……”

“皇帝陛下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讓鳳析留守揚州。而現在——”

他回頭看了我一眼,目光閃爍了一下,然後輕輕道:“大戰,一觸即發。”

“……!”

我的心被狠狠的刺了一下。

大戰,一觸即發!

回想起芸香所說,前天晚上金陵出兵,在江上幾乎跟揚州的兵船動武,這就已經是一個前兆了。

只是——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我的出逃不可能成為金陵動武的一個藉口,至少不是一個冠冕堂皇的開戰的藉口,因為我出逃的當天,裴元修迎娶了韓若詩,這個藉口無論如何不可能撐起一場戰爭。

所以,這一次沒有打起來。

但這一次沒有打起來,不代表次次都打不起來,只要有心言戰,總有機會燃起戰火!

想到這裡,我不由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