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視一眼,便相攜往外走去,正好就看見張子羽部下的一個參軍餘勝站在那裡,似乎在清點人數。
常晴站在院門口,見此情形,便沒有再往外走。
她畢竟是在後宮呆了小半輩子的人,對於內廷和外廷的分別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雖然這個臨汾官署裡並沒有像在太原晉侯府內一樣分出清楚的內外院供她活動,但這個時候,她還是很謹慎的就不往外走了。
倒是那個餘勝,一看見我們兩站在院門口,避無可避,便急忙過來行禮。
常晴這才問道:“餘參軍,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回皇后娘娘的話,城西那邊出了一點事,讓他們過去解決一下。”
“出了什麼事?”
“呃,皇后娘娘不必擔心,只是一些小事罷了。”
“……”
常晴雖然說她對兵將之事知之甚少,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從官署裡面往外調兵,那就絕對不會是什麼“小事”。
我站在旁邊,想起剛剛那兩個侍女偷偷說的那些話,便問道:“是不是城西那邊,有老百姓想要讓開啟城門,他們要離開?”
餘勝愣了一下,驚訝的看著我:“顏小姐怎麼會知道的?”
“……”
看來,是真的了。
他說完那句話立刻露出的沮喪的神情,自悔失言,而常晴更是皺緊了眉頭:“真的?那豈不是很麻煩?”
餘勝知道是瞞不過我們兩的,只能說道:“皇后娘娘,顏小姐請不必擔心,這件事劉大人一定會處理好的。”
這時,那幾隊侍衛已經集結完畢,他朝著我們行了個禮,便轉身匆匆的走了。
常晴的眉頭並沒有鬆開,反倒顯得憂心忡忡的,轉過頭來看著我,說道:“輕盈,你怎麼看。”
我說道:“皇后娘娘是不是覺得有哪裡不對勁的?”
“這——外面的事,本宮是從來不會去管的,可怎麼一夜之間,事情就鬧得這麼大,還有老百姓聚集到西城去,這怎麼聽起來,都有點不對勁。”
我點了點頭。
她的確說到點子上了。
剛剛那兩個侍女的對話,雖然話語間充滿了對接下來臨汾局勢的擔憂,可我卻從他們的擔憂裡,也聽出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劉輕寒勸阻裴元灝的事,只在小範圍內,或者說,只在裴元灝身邊的幾個人之間知曉,畢竟想要控制皇帝的行程這種事,傳出去於他自己無益,對現在的皇帝而言也是非常不利的。
怎麼會傳得連這些侍女都知道了?
還有就是,一夜之間,老百姓也全都知道了,甚至要求開啟城門。
第1971章 分明是在城內挑火!
我畢竟也當過老百姓,知曉百姓的心態,大部分的富人出於自保,的確是會在探知到有戰事發生的可能時就轉移自己的財產,甚至舉家搬遷,但尋常老百姓,家業微薄,離開了故土就等於大樹被切斷了根莖,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願意離開自己生長了幾十年的故里的。之前揚州,甚至許多城市裡的情況也都說明了這一點;更何況,臨汾遭遇三路夾擊的事情,軍報也是昨天才到皇帝手上,怎麼今天一下子就盡人皆知了?
若說是因為張子羽從城外調兵讓人有所察覺,但他是半夜才開始調兵的,今天雖然關閉了城門,但作為山西省一個軍事重鎮,臨汾遇到一些意外的情況關閉城門也不是鮮見,這些老百姓應該早就習以為常了才是,卻對這一次的事情那麼敏感。
好像,真的有些地方不對勁。
我這麼想著,常晴的神情也變得凝重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她對我說道:“輕盈,你陪本宮過去看看。”
“……”
我有些意外的看著她。
依我對常晴的瞭解,她並不擅長解決外面的事,也幾乎不過問外面的事,畢竟她的身份是皇后,管理皇帝的後宮而不幹政,這是基本。
卻沒想到,這一次,她竟然主動的要去“看看”。
對上我有些詫異的眼神,她也立刻明白過來,便輕輕說道:“皇上昨晚徹夜未眠,一直在跟張大人,還有其他幾位大人商議大事,今天早上才睡下去,聽說頭一直在疼。他之前在京城昏迷那一陣子就傷了龍體,一勞累起來,就頭痛不止。本宮實在不忍心——”
原來之前吃早飯的時候,杏兒回來,就是跟她說這個的。
我柔聲說道:“皇后娘娘如此賢德,是皇帝陛下的福氣,更是天下萬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