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第一次感覺自己非常了不起。要不是她看見了他,又下海救了他,少年肯定會死在海里。自己是他實實在在的救命恩人,她驕傲,這時候自然不願意平白無故地將他交出去。交出去的話豈不是讓她白忙一場?她想用自己的能力徹底救他,不僅救活,還要讓他康復,讓他明白能活過來都是她的功勞。
這種私人的想法當然不能對人說,就是對自己的父母也不願意說呢。
“那等他燒徹底退了就可以出院了。”小王醫生說道。
“好的。”
又過了一天,少年的燒已經退了。褚阿炳大約是什麼事情耽擱住了,還沒有回來。醫生讓他們出院。小鎮的衛生院條件很差,看看傷風感冒什麼的還行,但對少年的失憶症完全無解。褚靜燕就去借了輛三輪車,將他帶回家。
四開間的老屋是這樣的結構:最東面的一間是褚阿炳夫婦的房間,東面第二間是堂屋,第三間是奶奶的房間,最西面的一間是褚靜燕的房間。
四間房間都是前後一分為二的。但是,堂屋和臥房不同。堂屋分廊房和客堂二部分,大門將這兩部分隔開。廊房是敞開的,親戚鄰居家裡出了喪事,來“報喜”,只能站在廊房,請這家的親戚朋友去奔喪,不能跨進門檻。
三間臥房也一分為二,前面一間是大房間,一般做臥室,後面的套間各有不同用處。褚靜燕的家,最東面父母住的那間,小套間放著生活備用品;奶奶住的那間,小套間是過堂,有一個開水爐和麵盆、毛巾架等等;褚靜燕的那間,小套間本來是空著的。
回到家,褚靜燕安排少年住自己的小套間。沒有現成的床,搬兩條長凳,再拆一扇小屋上的門,擱在兩條長凳上,鋪上被褥就成了床。
靜燕的奶奶跟著忙了一陣,向少年打聽情況。少年一問三不知,奶奶不高興地說道:“靜燕,這人是個呆子。”
“奶奶,醫生說他有些失憶,可能是燒糊塗了。”
“那怎麼辦?我們家總不能養一個傻子。”
褚靜燕不滿地說道:“什麼傻子?他會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