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一點生鐵,多運布匹茶葉,這樣,一年運去的生鐵也不足為慮,但這一年內,可能局勢就已大變。”
這時,眾人終於明白了蕭瑀的意思,利用路途遙遠和時間上的拖延使生鐵貿易變得有名無實,但唐朝想要的東西卻得到了,眾人不敢插嘴,都心中暗贊,果然是好計策。
李淵也大為贊成,他想了想問:“突厥也不是傻子,他們得不到生鐵,豈肯配合我們攻打隋朝,這又該如何是好?”
蕭瑀微微一笑,“陛下,除了官府貿易,還有民間貿易,官方貿易收緊,民間貿易卻放開,突厥既可以從民間貿易上得到好處,我們的名聲卻不受影響,而且張掖那邊胡商頗多,就讓胡商去和突厥貿易,我們不加干涉,這樣就兩全其美了。”
大殿裡一片竊竊私語聲,裴寂又出列道:“陛下,蕭相國說得極對,突厥需要生鐵,他們就會想法設法得到,如果他們從外界無法得到,那他們就會自己想法冶煉,掠奪中原工匠,尋找草原礦源,那樣反而會使其強大,不如開一個口子,讓他們有途徑獲得生鐵,便可絕了他們自立之心。”
眾大臣你一言我一語,漸漸達成一致,李淵終於點了點頭,“蕭愛卿的方案,朕採納了,就由蕭愛卿全權負責此事。”
。。。。。。。
回到御書房,李淵立刻責備太子李建成道:“居上位者,首先是要考慮解決問題,你一句不合民族大義就否定了一切,那大唐的切身利益怎麼辦?朕可以接受你的民族大義。但你必須要拿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否則,你就是不切實際的空談!”
李建成默然無語,其實他想說,就算大唐和突厥沒有任何關係,突厥還是會進攻隋朝,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大唐不應該和突厥有什麼瓜葛,只是現在說這些也沒有意義了,他只得保持沉默。
李淵見他沒有頂嘴。臉色也好了一點,“這件事朕就不多說你了,你還是把精力放到賑災上面去吧!”
“是!兒臣遵旨。”
這時,一名宦官在門口稟報:“啟稟陛下,秦王緊急求見,說有關於隋朝的重大情報。”
李淵一怔,立刻下令:“宣他覲見!”
宦官飛奔去了,李建成躬身道:“父皇。那兒臣告退。”
李淵卻搖搖頭。“不!你留下,一起聽一聽。”
李建成見父皇剛才雖然責備自己,但內心還是很信任自己,並沒有因為一件事就對自己有成見,他心中感動,便默默站到一旁。
這時,李世民匆匆走進,雙膝跪下。恭敬地給父親磕一個頭,“兒臣參見父皇,祝父皇壽比南山,千秋永駐!”
李世民的恭敬讓李淵很喜歡,他一擺手,笑眯眯道:“皇兒免禮,找父皇有什麼事?”
“謝父皇!”
李世民站起身。躬身道:“今天兒臣接到太原唐風訊息,隋朝開始大量製造銀錢,推入市場,兒臣認為此事非常嚴重,所以特來稟報父皇。”
說完,他回頭使個眼色,一名宦官用金盤將信和銀錢呈上,李淵臉色凝重,他拾起信看了一遍,又把信給了李建成,隨手從金盤中拾起兩枚銀錢,託在手心上看了半晌,眼中慢慢露出恐懼之色。
他回頭看一眼李建成,李建成的臉色也極為嚴肅,他們都是治國者,怎麼會不明白問題的嚴重,如果這些銀錢流入大唐,那麼大唐的財富就將被隋朝掠奪殆盡,直到這時,他們才終於意識到隋軍奪走會寧郡所產生的嚴重後果。
“父皇,年初時,隋朝用從前的五銖錢從長安買走大量物資,使物價暴漲,民怨沸騰,就是因為隋朝擁有大量的銅錢,現在隋朝又擁有大量白銀甚至黃金,這將使我們面臨巨大危機。”
李建成說這話,是因為唐朝有著深刻的教訓,年初隋朝用作廢的五銖錢買走了大量物資,使長安貨物短缺,物價暴漲,朝廷將巴蜀的物資,幾乎是傾倉運到長安,才穩住了物價。
後來唐朝在巴蜀也找到銅礦,得到大量銅錠,才開始發行唐朝的開元通寶,挽回了貨幣上的劣勢,現在隋朝又用金銀來做貨幣,這會使唐朝面臨的危機比年初還要嚴重十倍,讓李建成怎麼不著急。
李淵見李世民似乎有話要說,便問道:“皇兒又什麼好辦法嗎?”
“啟稟父皇,兒臣有三計,其一,我們製造假銀錢,大量投入隋朝,擾亂他們推出銀錢,這樣可以為我們爭取時間,其二是我們也要立刻尋找金銀礦,同樣推出銀錢,以抵制隋朝的掠奪。”
旁邊李建成插口道:“製造假銀錢可行,我們可以用白銅